这些虚拟元素,尼奥的肉身被封锁在矩阵里,全身插满了管子,连同后脑和喉咙里也被插满了管子。黑客们用最原始的代码编制了逃避数码章鱼侦查的程序,进入矩阵中心,把浸泡在营养液中浑身插满了管子的尼奥解救出来,让他和黑客们一起躺在躺椅上,接通脑部数据,进入虚拟世界,要和矩阵的设计者斗争,还要想方设法救出尼奥的搭档崔妮蒂(凯瑞-安·莫斯 Carrie-Anne Moss 饰)。尼奥和虚拟世界的警察斗争,还要和自己的死对头史密斯斗争,当然还要和矩阵的设计者斗争。而另一方面,黑客们继续用原始代码编制程序,潜入矩阵中心,救出浸泡在营养液中并浑身插满管子的崔妮蒂。
电影《黑客帝国》可以说是一代科幻的鼻祖,放到现在,我也难以想象那个时代的思想比现在还有超前。这部电影围绕了一个核心:人类生活在虚拟世界。真的有够天马行空,但是有时候我们又自顾怀疑:人类真的生活在模拟中吗?
无数哲学家、物理学家、技术专家,一直在努力思考我们的现实可能是一个虚拟投影。有些人试图找出我们能辨别我们是否是模拟生物的方法,甚至还有其他人试图计算我们成为虚拟实体的可能性。现在,一项新的分析表明,我们生活在基本现实中的可能性是相当平均的,这意味着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没有被模拟的存在。但这项研究也表明,如果人类能够发展出模拟有意识的生物的能力,那么我们也有可能成为其他人电脑里的虚拟居民。
博斯特罗姆的三命题
2003年,博斯特罗姆设想了一个技术娴熟的文明,它拥有巨大的计算能力,需要一小部分这种能力来模拟新的现实,其中有意识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模拟论证表明,在下面的三重困境中,至少有一个命题是正确的:首先,人类几乎总是在达到模拟悟性阶段之前就灭绝了。第二,即使人类进入了那个阶段,他们也不太可能对模拟自己祖先的过去感兴趣。第三,我们生活在模拟中的概率接近1。
在博斯特罗姆之前,电影《黑客帝国》已经尽其所能普及模拟现实的概念。从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到庄周的蝴蝶梦,这一思想在东西方哲学传统中有着深厚的渊源。最近,埃隆·马斯克在2016年的一次会议上表示,我们的现实是一个模拟的概念:“我们处于基本现实的可能性是十亿分之一。”。
为了更好地处理博斯特罗姆的模拟论证,哥伦比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大卫·基平决定求助于贝叶斯推理。这类分析使用了贝叶斯定理,该定理以18世纪英国统计学家兼大臣托马斯·贝耶斯的名字命名。贝叶斯分析允许人们通过首先对被分析的事物做出假设(赋予它一个“先验”概率),来计算某件事情发生的几率(称为“后验”概率)。
验证
基平一开始就把这三个难题变成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他把命题1和2分解成一个陈述,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最终的结果是没有模拟。因此,这个困境使一个物理假设(没有模拟)与模拟假设相悖。基平说:“你只要给这些模型分配一个先验概率。“我们只是假设无差异原则,这是当你没有任何数据或倾向时的默认假设。”
分析的下一个阶段需要思考“假释”现实,即可以产生其他现实的“未诞生”现实,即不能模拟后代现实的“未诞生”现实。如果物理假设是真的,那么我们生活在未出生的宇宙中的概率就很容易计算出来:它将是100%。基平随后指出,即使在模拟假设中,大多数模拟的现实也会是未诞生的。这是因为随着模拟产生了更多的模拟,每一个下一代可用的计算资源将减少到这样一个地步,即绝大多数的现实将是那些没有必要的计算能力来模拟能够承载有意识存在的后代实相。
把所有这些都放到一个贝叶斯公式中,答案就出来了:我们生活在基本现实中的后验概率,与我们是一个模拟的后验概率几乎相同,概率只会稍微偏向基本现实。基平分析的结果是,根据目前的证据,马斯克认为我们生活在基本现实中的概率是十亿分之一,这是错误的。
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数学专家霍曼·奥哈迪曾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说:“如果模拟具有无限的计算能力,你就不可能看到你生活在虚拟现实中,因为它可以计算出你想要的任何东西,达到你想要的真实程度。如果这个东西能被检测到,你必须从计算资源有限的原则出发。”
虚拟钥匙:量子
对奥哈迪来说,寻找这种计算捷径所产生的潜在悖论的最有希望的方法是通过量子物理实验。量子系统可以以叠加态存在,这种叠加可以用一种叫做波函数的数学抽象来描述。在标准量子力学中,观察行为会导致波函数随机崩塌为许多可能的状态之一。物理学家们在崩溃过程是真实的还是仅仅反映了我们对系统的认识的变化这一问题上存在分歧。
为此,奥哈迪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双缝实验的五种概念变化,每一种都是为了让模拟出错。但他承认,在现阶段不可能知道这样的实验是否可行。哈多维说,这些只是猜测。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物理学家佐赫达沃迪(zohrehdavoudi)也接受了这样一种想法:用有限的计算资源进行模拟可以揭示自己。她的工作集中在强大的相互作用,或强大的核力量,大自然的四种基本力量之一。描述强相互作用的方程组把夸克凝聚在一起形成质子和中子,它们是如此复杂以至于无法解析求解。为了理解强相互作用,物理学家被迫进行数值模拟。与任何假定的拥有无限计算能力的超文明不同,它们必须依靠快捷方式使这些模拟在计算上可行,通常是通过考虑时空是离散的而不是连续的。迄今为止,研究人员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最先进的结果是模拟了一个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氦原子核。
就算人类世界是模拟,那么模拟假设必然是精心设计的,假设现实嵌套在现实之上,以及模拟实体,它们永远无法分辨它们在模拟中。也许我们生活在基本的现实中,但是处处透着虚拟
转载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黑客帝国》是一部典型的西方科幻片,作为一部商业上非常成功的电影,它运用了多种元素来吸引观众,例如枪战、中国功夫、电脑特技、爱情、背叛,当然最扣人心弦的还是人类与电脑人之间的战争。这个主题在科幻片中反复出现,既反映了人类越来越依赖于高科技的现实状况,也表达了人类对于科技发展是否能带来真正幸福的深刻怀疑。虽然其表现形式是非常通俗的,但却恰恰是高科技时代人类关注自身处境的、因而也是最有意义的思考。我甚至认为,它比那些分析哲学家们非常严谨的推理更具有哲学的本真意义。然而真正使得《黑客帝国》超出普通科幻片之上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却是其更加深刻的宗教内涵,是其关于虚拟现实的宗教启示。
一、故事梗概
电影原名为Matrix,意思是母体或子宫,在影片中是指一个由电脑所制造的虚拟世界。在2199年左右,电脑人战胜了人类,统治了整个地球。它们把所有的人都浸泡在营养液中,在人身上接通许多电线,输入由电脑控制的电流刺激,模拟出人的全部感觉、经验、思维和想象。每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生活在由电脑所制造的活生生的虚拟世界中,谁也不知道自己全部的生活竟是一个幻觉,谁也无法从这场大梦中觉醒。这就是无所不在又不为人知的Matrix。但是以默菲斯为首的反抗者,仍然在地心坚持战斗,他们要破坏Matrix,戳穿这个总体性的幻觉,使全人类获得觉悟。他们进入虚拟世界,以黑客的手段来进行破坏。在多次失败之后,他们发现了黑客尼奥是他们唯一的希望,是全人类的救世主。在虚拟世界中,安德森表面上是一位普通的软件工程师,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可是作为化名尼奥的黑客,他对这个虚拟世界的秩序心怀不满,经常攻击电脑网络,并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性感到怀疑,开始追问什么是Matrix。保卫虚拟世界的警察逮捕了安德森,并要逼迫他协助警察追捕反抗首领默菲斯。
但是默菲斯等反抗战士最终说服了安德森,并帮助他回到了真实世界。安德森抛弃了他在虚拟世界中被规定的角色,以尼奥为名开始了恢复真实世界的工作。经过艰苦的学习过程,尼奥首先恢复了其真实的感觉和运动的机能,在模拟Matrix的其它虚拟世界中,他学会了中国功夫,领悟了虚拟世界的虚幻性。然后他们进入虚拟世界与电脑人特工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搏斗,最终解放了人类,恢复了真实的生活,使人类从一场巨大的幻梦中觉醒过来。
二、基督教的启示
作为西方世界的作品,基督教思想的影响是很自然的,基督教的象征符号在电影中随处可见,许多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圣经》的现代版。例如,《黑客帝国》中将反抗基地称之为锡安(Zion),而这座位于耶路撒冷的山峰,正是犹太民族的文化中心,也是犹太复国主义者梦寐以求要恢复建都的地方。整个人类的希望寄托在救世主耶稣身上。而要破坏Matrix,则非尼奥这位未来时代的耶稣不可。耶稣之前有施洗者约翰的预告,而尼奥之前有默菲斯的准备工作。救世主必须要有牺牲自己拯救他人的决心和勇气。而尼奥为了救出默菲斯,冒着生命危险,进入虚拟世界,与无法消灭的电脑人展开了力量悬殊的搏斗。耶稣死亡是由于 淹 犹大的背叛,而尼奥之死归根结蒂也是由于塞福的叛变。犹大叛变是为了30枚银币,而塞福向警察告密则是因为他受够了真实世界的清贫生活,贪图多汁的牛排和性感的美女,要享受虚拟世界中富裕而显赫的生活。救世主耶稣必须经过死而复活,才能拯救世界。只有通过死的历程,才能获得永生。尼奥也是在被电脑人杀死并复活之后,才真正获得了拯救人类的力量。人类要想获得拯救,必须要坚定地信仰救世主耶稣。默菲斯冒着被警察追捕的危险不顾一切地寻找尼奥,在警察追捕时,为了掩护尼奥脱险,不惜自己落入敌手。基督教认为信念和爱会产生奇迹。崔尼娣和尼奥一起参加非常危险的营救默默菲斯的行动。
在反抗基地面临“乌贼”群进攻时,为了等茨 奥的安全返回,他们坚持到最后一秒,?了尼奥他们甘愿牺牲所有人的生命和基地安全。在尼奥死后,正是 尼娣充满爱情的一?,使尼奥得以复活。《黑客帝国》的故事?图说明,人类要想得到拯救必须要有基督教?三德:信、望、爱,即对救世主?信仰、对最终必得拯救的希望,以及对救世主和他人?无限热爱。
三、佛教的智慧
与基督教的象征相比,《黑客帝国》所揭示的佛教智慧则更加明显、更加深刻。影片中无所不在而又不为人知的Matrix,才是真正的反面角色。它是一切的统治者,是一切苦难的最终根源。表面上它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最大的真实,是最坚固的实在,实际上却是彻头彻尾的虚幻,恰似镜花水月。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无明”。它控制了我们全部的生活,除非我们跳出其外,否则我们很难摆脱其控制。象尼奥开始那样,用黑客手法攻击Matrix的局部环节,至多能在局部上改进虚拟世界,去掉几个bug而已,依然是在Matrix的控制之下,依然是过着虚幻的生活,是“不究竟的”、“有漏的”。所以佛教认为,如果不能破除无明,仅仅通过科技进步、政治改革在局部问题上改善人类生活,是无法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根本问题的。
从佛教的观点看,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并无所谓救世主。所谓命运,不过是过去的业因所导致的结果,因此不是绝对不变的,只要努力修因,就可以改造命运。尼奥之所以能成为人类的救世主,绝不仅仅是因为其高超的黑客技巧,更主要的是因为他在命运面前从不低头,坚决反抗。正是这种反抗精神,使得他不愿意接受Matrix所安排的程序,自发地怀疑虚拟世界的真实性,并开始用黑客手法不自觉地反抗Matrix。也正是这种对命运的反抗精神,使得他最终相信自己确实是救世主,在Matrix中突破了程序的限制,获得了自在的“神通”。影片通过尼奥的成长经历所想要揭示的深层寓意是:人人皆有佛性,只因妄想执着而流落六道轮回;只要证得菩提,即可成佛。
佛教认为,贪婪、嗔恨、愚痴三者是解脱的主要障碍。要想摆脱幻梦,必须要舍弃那些虚幻的享受。塞福明明知道性感的美女和多汁的牛排不过是虚幻氖侄眩侨茨岩愿?舍,后悔当初为什么未能吃下那进入虚幻世界的红色药片,并痛恨将真相揭示给他的默菲斯。影片中这位沉湎于美酒,向往着财富地位的人最终成为叛徒;而反抗战士们的食物却只是营养丰富的稀粥,这是寓意深刻的。在尼奥吃下蓝色药片并脱离了那营养液的环境回到真实世界后,眼睛无法忍受阳光的强烈刺激,身体肌肉难以适应真实世界的运动需要。这是因为长期生活在虚幻世界之中,身体的感觉和运动机能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已经萎缩。所以默菲斯说,他们一般不解放成年人,因为成年人很难适应这种剧烈的变化。这是想要说明:通往解脱的道路是非常艰辛的,需要长期的努力修行才能真正适应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生活。
尼奥在认识了真实世界之后,为了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和强大的电脑人对抗,还必须要在由反抗基地主机所构造的另外的虚拟世界中学习中国功夫和跳跃等。这些世界虽然和Matrix一样也是虚幻的,但其功能是完全不同的。Matrix的功能是要剥夺人的真实生活,是遮蔽人的智慧的;而人为构造的虚拟世界的目的却是要提高人在虚拟世界中的活动能力,并帮助人们来认识虚拟世界的虚幻性。尼奥就是用这种方法在短期内学会了上乘的中国功夫和匪夷所思的跳跃能力。这正如《清净道论》中所叙述的运用观想来获得履水如地,穿石如水的神通的修行方法一样。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尼奥在一个虚拟世界中,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位美丽的红衣女郎,忘了聆听默菲斯的教诲。结果,当他再回头去看时,他非常着迷的女郎却马上变成了对他持枪瞄准的警察特工。而这正是特意为尼奥设计的程序,以便他能充分认识到Matrix的虚拟性。这简直是佛教 “不净观”的翻版。所谓“不净观”是一种将常人非常贪恋的美女观想为令人厌恶的一摊浓血的修行方法。可以想见,若真能观想成功,这种方法对治普通人贪恋女色的习气一定是非常有效的。所以,佛教虽然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却又认为正确的观想对于提高精神境界非常必要,即佛教中所谓借假而修真的道理。
另一方面,如果将此人为设置的虚拟世界当作真实世界,同样也是错误的,也会影响能力的发挥。所以,默菲斯在虚拟世界中教授尼奥武功时,就不断地提醒尼奥:“我在虚拟世界身手这么敏捷和我的肌肉发不发达有关吗?你在这里需要呼吸吗?”佛教对待修行中所观想的境界也是这样,到了高级阶段就必须要将原来观想的境界破除掉。这正是“毕竟空”的要旨所在,即所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然而这种否定绝非是消极的。普通人在虚拟世界中之所以能力有限,受到电脑人的统治,就是因为将虚幻的世界当作真实,所以为程序所束缚。影片中尼奥一旦真正相信自己其实根本不受程序之操纵,马上就可以让子弹在空中停留,也可以象电脑人那样不受限制地自由变化,在虚拟世界中随心所欲。佛教的道理也是如此。所谓空有不二,真空即是妙有。一旦体证了空性,就会象六祖惠能在五祖指导下开悟时那样惊喜地发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无穷无尽的游戏神通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开显出来。
一切比喻都是蹩脚的。所以《黑客帝国》作为现代寓言,在宗教智慧的表达上,一定有许多牵强附会之处,甚至自相矛盾之处。我们不必过于严格地、逐一对应地去检查。但是,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既然虚拟现实技术在原则上可以将我们现实生活凭空模拟出来,那么我们原来深信不疑的现实生活是否可能也是某种更深层次的模拟结果呢?倘若如此,佛教对我们现实生活的真实性的批判和怀疑就真是一种照彻人生迷雾的无上智慧!
什么是Matrix(矩阵)?
Matrix的本意是子宫、母体、孕育生命的地方,同时,在数学名词中,矩阵用来表示统计数据等方面的各种有关联的数据。这个定义很好地解释了Matrix代码制造世界的数学逻辑基础。在电影中,Matrix不仅是一个虚拟程序,也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地方。在这里,人类的身体被放在一个盛满营养液的器皿中,身上插满了各种插头以接受电脑系统的感官刺激信号。人类就依靠这些信号,生活在一个完全虚拟的电脑幻景中。机器用这样的方式占领了人类的思维空间,用人类的身体作为电池以维持自己的运行。
在电影中,Matrix是一套复杂的模拟系统程序,它是由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建立的,模拟了人类以前的世界,用以控制人类。在Matrix中出现的人物,都可以看做是具有人类意识特征的程序。这些程序根据所附着的载体不同有三类:一类是附着在生物载体上的,就是在矩阵中生活的普通人;一类是附着在电脑芯片上的,就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这些载体通过硬件与Matrix连接。而另一类则是自由程序,它没有载体,诸如再特工、先知、建筑师、梅罗文加、火车人等。
Matrix是一个巨大的网络,连接着无数人的意识,系统分配给他们不同的角色,就象电脑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游戏一样,只是他们没有选择角色的权利和意识。人类通过这种联网的虚拟生活来维持自身的生存需要,但Matrix中的智能程序,也就是先知的角色,发现在系统中有1%的人由于自主意识过强,不能兼容系统分配的角色,如果对他们不进行控制就会导致系统的不稳定,进而导致系统崩溃。因此编写Matrix的智能程序,也就是建筑师就制造了“救世主”,让他有部分自主意识,并成为觉醒人类的领袖,带领他们建造了锡安。
=================================================
什么是Zion(锡安)?
“Zion(锡安)”一词在《圣经》中,是所罗门王建造圣殿所坐落的山,位于圣城耶路撒冷。而在犹太教中,“锡安”代表着上帝的荣耀,是神的救赎来临的标志。当大地被毁灭后,人类将在锡安接受最后的审判。
在电影中,“锡安”是指那些从Matrix中被解放的人类所栖居的家园,位于地球深处,依靠地热作为能源,成为人类对抗Matrix和机器之城的最后基地。电影用这个名字来命名人类的最后家园,象征着这里是正义得到彰显的地方,是对抗机器的圣地。
锡安的议会结构很象古罗马的元老院,是兼有立法和管理权的国家机构,制定一切法律和制度,通过执行官进行管理。
锡安是由占据Matrix 人口总数的1%的觉醒者构成的,其中主要是以有色人种为主,尤其是议会里的议员和战舰的船长等高层人员,都是黑人。而电影中之所以这样设置锡安的人口,主要是为了体现多民族的融合与宽容,因为这是一个讲述人类对抗共同敌人的故事,人类自己首先要团结,要实现大同的理想。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在西方主流科幻电影中,破败的未来以及非白人的世界,一直是最重要的两个视觉元素。沃卓斯基兄弟作为科幻片导演,自然会在电影中加入这两个西方电影观众耳熟能详的视觉元素。
==================================================
Matrix中的救世主
Matrix是一个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严整系统,一切都是有规律的,包括特工们和尼奥的超能力在内,都是包含在这个系统中的。而尼奥这个“救世主”的产生,则和数学中的哥德尔命题有关。奥地利数学家哥德尔在1931年发表了题为《论数学原理及有关系统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题》的论文,其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在任何数学系统中,只要其能包含整数的算术,这个系统的相容性就不可能通过几个基础学派所采用的逻辑原理建立。简单地说,就是在任何系统中,总有些真理是游离于逻辑之外的,这些真理就叫做歌德尔命题。
在Matrix中,尼奥就是在Matrix这个严整系统中不能被数学推得的歌德尔命题,不符合系统的规律。(建筑师对尼奥的谈话中涉及部分)当尼奥重生后,他就担负起系统所有的扰动,所有的规则在他面前都变得透明,因此他能够看到系统中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先知叫尼奥回到源头去终止灾难,在数学逻辑中就是将歌德尔命题变成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当作系统的一个变量,从而消除整个系统的不确定性。如果尼奥当初选择了毁灭锡安的门,他所携带的代码将反馈给系统,将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而这个选择的前提则是系统中没有斯密斯这个狂人。但从数学的角度上来说,这样的稳定也是暂时的,不是对系统的彻底修正,新的系统还是会产生自己的歌德尔命题,从而继续这个轮回。这就是为什么在尼奥之前会有六任救世主的原因。
按照建筑师最初编写救世主时的任务,救世主的使命就是在锡安运行一段时间后,将锡安的代码带回到Matrix的源程序进行重装,同时机器摧毁锡安,完成Matrix系统的升级。之后救世主将按照初始设置,带领16女7男返回真实世界,再开始重建锡安,等待下一代的救世主。而尼奥与前任们不同的是,建筑师在他的意识中编写了关于爱的编码,这本来是系统处于不断升级的需要,也是考察人类反应的新实验。但这个关于爱的编码,不但导致了尼奥在第二集中做出违背程序设置的选择,而且在第三集中将“爱情”升华为“博爱”,从而最后终结了战争,终止了矩阵和锡安之间的循环。
==================================================
特工史密斯
电影中的特工史密斯实际上就是矩阵这个程序世界中的杀毒程序,他们在矩阵中是没有身体的,由于他们是杀毒程序,所以他们被矩阵赋予了超越常人的能力。在矩阵中他们具有改写人类角色程序的能力,所以可以不断借用他人身体。
尼奥最后可以战胜特工,实际上是因为他复活后具有了识别矩阵代码的能力,并可以轻松改写这些代码,所以特工就不能再利用超能力战胜他了。
特工史密斯被尼奥消灭后,因为在他被尼奥消灭前明明是他先杀死了尼奥,所以这就导致了一个逻辑错误。因为这种程序上的逻辑运算错误,导致了特工史密斯不但拒绝被系统删除,而且由杀毒程序变成了病毒,最后危害到了整个矩阵世界。
因为这个逻辑错误是由尼奥导致的,所以特工史密斯就变成了和尼奥相对的负极。最后尼奥选择了让史密斯感染自己,在复制过程中矩阵掌握了史密斯的代码,最后才得以将他们两个同时删除,使矩阵回到了平衡。
英文中的Smith意思就是铁匠,而他的车牌号是IS 5416,这都暗含着宗教含义。在《圣经·以塞亚书》第54章16节里说到:吹嘘炭火,打造合用的器械的铁匠是我所造;残害人、行毁灭的也是我所造。这正暗指特工史密斯在矩阵系统中的作用——消灭一切危害矩阵运行的异常程序。
==================================================
尼奥(Neo)/托马斯·安德森(Thomas Anderson)
在希伯来语中,托马斯的意思是双生。这象征着尼奥平时的双重身份:一个是程序员托马斯·安德森,一个是黑客尼奥。而安德森在希伯来语中的含义是“人之子”,这正是耶稣的身份。
组成Neo(尼奥)的这三个字母掉转顺序后就可以组成“one”,表示他就是那个拯救人类的救世主“The One”。而“基督”一词在希伯来语中的本意就是“被指定的那个人”——The One。
==================================================
墨菲斯(Morpheus)
在希腊神话中,墨菲斯是梦神,拥有改变梦境的能力。在电影中,墨菲斯是把人们从梦境般的虚幻世界中唤醒的指路人。
墨菲斯指挥的飞船是“尼布甲尼撒”号,这是用巴比伦的智慧之神的名字命名的。而在《圣经》中,尼布甲尼撒是巴比伦的国王,曾找人解梦。而在电影中,墨菲斯等人乘坐“尼布甲尼撒”号飞船去找先知诠释什么是真实。
==================================================
崔尼蒂(Trinity)
Trinity的意思是“三位一体”,在基督教中,“三位一体”指得是圣父、圣子、圣灵。而在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之作《梦的解析》一书中,“三位一体”指代了女性意识,她能够进入神秘的领地和完美的境界。
==================================================
先知(Oracle)
Oracle的希腊语本意是解惑、传递解释神的预言,可以是人、地方,也可以是物品。这些预言通常是模糊的,是现实的一种扭曲,所以能解释的人一定要很有智慧,但即使是他们也不一定能保证预言正确。先知的目的是用自己看到的模糊景象指导信徒,但不能帮他们做决定,决定本身完全取决于人们主观的意愿。
==================================================
梅罗纹加(Merovingian)
梅罗纹加是法国封建社会中六个王朝的第一个,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历史正是从梅罗纹加王朝开始的,经历六朝,正符合电影中矩阵曾经有六代版本的故事。在电影中,梅罗纹加是一个曾经很有力量的人,而且他喜欢说法语,居住在法国式的城堡中。
法国的梅罗纹加王朝也是欧洲浪漫神话的发源时期,而这些神话的核心人物则是“堕落天使”,他们因为背叛上帝被赶出天堂,撒旦正是这些堕落天使的首领。这也正符合电影中梅罗纹加在矩阵中的身份——他是所有背叛矩阵的程序人的首领,利用自己的能力来对抗矩阵。
==================================================
塞拉夫(Seraph)
塞拉夫是先知的守卫者,这个名字在欧洲中世纪神话中是天使9个等级里级别最高的六翼天使。当尼奥在矩阵中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的代码呈现了与众不同的金色。塞拉夫在矩阵中的作用相当于保护先知不受侵害的防火墙,非常有力量,曾经打败过史密斯。
==================================================
卡玛拉(Kamala)
卡玛拉在梵语中的意思是“莲华”,代表的是清净。在佛教中有句真言就叫做“卡玛拉”。在影片中,卡玛拉是一个由程序自行产生出的新程序,是矩阵世界中第一个由人工智能培养出来的智能程序。在影片结尾暗示了她具有改变矩阵世界代码的能力。
《黑客帝国》里面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以及科技知识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是很少有其他电影能比拟的。它体现着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价值观。不知道各位看没看过《黑客帝国》的动画版本。那算是一个对于MATRIX世界的补充和丰富。
MATRIX的世界系统非常的严密,很少有逻辑性不合理的漏洞。具体的我就不说了,我解释一下为什么最后人类为什么会得到和平,机器还没被消灭。
所有的人,包括绝大多数的观众、郇山的市民、战士们(锡安只是一个音译,根据文献因该是这个名称。相信看过《达芬奇的密码》一书的人都会有所了解)还有在跟MATRIX工程师谈话之前的尼奥都深信尼奥是救世主,可是他们错了。 MATRIX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可以将其视为一个与真实世界基本一致的网络游戏,玩家就是那些作为“电池”的现实生活之中的人类。然而这个系统并非完全的完善,有各种各样的Bug以及系统自动维护的补丁程序。但是所有的这些漏洞会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累积。当到达一定的量,系统就会崩溃(尼奥所处的崩溃就是史密斯这个病毒程序),最严重的结果就是造成所有的人类死亡,机器也会因为没有能量而灭亡。所以系统会挑选出这一届的“The One”由他来挑选一定的人类重建郇山,也就是第二集尼奥最后两个门中另一个的选择。但是这一届的“The One”没有选择拯救人类,而是选择了爱情,即救出崔尼蒂。于是机器方面认为MATRIX系统终将趋于毁灭,便要在自身毁灭之前将人类全部毁灭。尼奥去机器城向机器文明签订条约——由尼奥来恢复MATRIX的稳定,即消灭不受MATRIX控制的已变成病毒的密探程序史密斯,从而换取郇山的安全。由于双方实力对比是机器文明是明显强势,所以非感情智慧的机器文明出于自保答应了这一条件。当尼奥身为补丁程序(或者是针对性杀毒软件)完成了使命,将所有的史密斯程序都清除。这样一来,所有被史密斯感染的程序恢复正常(基本上所有的程序都被感染了),系统也随之恢复了平衡。机器文明便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和平,停战。 还记得最后先知问工程师会否守约时它的回答么:你以为我是什么?人类么?真是无情的讽刺啊,一丝不苟的机器文明是绝对不会背信弃义的。
大众普遍喜欢《指环王》而对《黑客帝国》的评价不甚高是因为它是一个小众的电影。它的结局不为人所喜。是客观的、但是也是悲观的。从另一观点上,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机器文明是高于人类文明的存在。C文明(有碳元素为主体的有机物组成的文明)所知造出来的Fe文明(以钢铁为主体的机器文明)是高于创造者的。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事物 对付 社会意味着弗成 磨灭。以上是一些专门为除夕 野整顿 的事情 感受 战争理解 的范文,欢迎 浏览。领...
我们都知道五月是国际逃逸节。逃跑的人必须 休息 。他们能选择在野外休息 还是不玩 ?对于 教熟来说,五一假期让...
在学习 的时刻,尤其是在训练 的时候,我们怎么能理解 作懦本身 的口患 ?昨天在那边给 野带来的是无关于跟岗训...
年度事务 总结是对一年的事情进行全面的评论 ,分析 本身 ,但也可以得到 作为一个警告的简历 。对于 ,我们应...
你懦弱,近圆的同伙 :很长一段时间听到你的新闻 ,比来 从外地 认识 到一点你比来 ,内心 刺激了波涛 。所以...
我正在探索 一件新事 尝试的时刻 ,里面的试官都邑 请求自己做一个简单的自我推荐 。如何 在申请中尝试一个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