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删除那条“GOT HIM”的短信,不再关心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否找到,很可能是因为她对民众已经绝望。即使让这群人知道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没有#DEATH TO#的标签,人们出于愤怒会做的事情也能预料到,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出自于人们自身问题。
社交网络存在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不对自己的言论负责。所以一个跟风而起的标签,人们习惯性地拿来指向一个反感的人物。在知道这个活动可以直接导致人的死亡时,更多人无来由地加入进来,以毫不费力的方法送人去死。殊不知自己才是游戏真正的目标。
人们认为自己是匿名的,自己是安全的,至少以为屏幕将现实生活和虚拟社区分隔开来。但是当我们的各种身份信息都被我们自愿又被迫地录入社交系统,我们的位置,所作所为都能被监控,掌握或盗取这些信息的人,就得以在暗中操控我们,而我们浑然不觉。
所以我看到的是一个警告。如果人们仍然不反思自己的轻率,就会继续被利用和操控,类似的悲剧还会发生。
“当你关掉手中的电子设备后,那逐渐暗淡的屏幕像一面黑色的镜子,看见的只有你自己!”这是《黑镜》的来源和立意。
老实说,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我不推荐看《黑镜》,因为黑镜比毒鸡汤还毒。看过《美国恐怖故事》的人都知道《美恐》就是在讽刺人性,但《黑镜》有过之而无不及。冷漠,刻薄,悲观,几乎所有的负面情绪词都可以拿来安在这部剧身上。整体的拍摄和场景及其内容都极度的压抑,黑暗。
但就是这样一部负能量核弹式爆棚的剧,却创造了科幻剧的历史,平分居高不下,甚至在烂番茄的新鲜度曾第一度达到百分百。
此外,《黑镜》分别以多个建构于现代科技背景的独立故事,表达了当代科技对人性的利用、重构与破坏。
是的,你没看错,这部剧,人类不是主角,科技才是。
开篇就是大手笔,最吸睛的要数首相与猪交媾的场面了。这一集主要讲伦敦一个注重环保的公主被绑架了,绑架者唯一的要求是直播首相与猪交媾。一时之间,所有媒体都在关注这件事,网民在互联网背后推波助澜。尽管智囊团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多方案,都因为媒体与自媒体的流行,信息泄露而未能实施。一开始网民还分两派,一派维护公主的名誉,另一派声称一国首相若做出这种未被人轮的事则不配做一国首相。直到绑架者直播了割公主手指的视频并把断指寄到内阁,网民开始一边倒,声称在生命面前,什么都不重要了。最终,网民和绑架者的愿望实现了,伦敦为此万民空巷,直到直播结束,都没发现公主已经回来了。事情过后,公主依旧是那个受人欢迎的环保公主,首相的家庭已经支离破碎。
而这一切,都是一个行为艺术者的计划,事后该行为艺术者也选择了“以身殉国”。而且,该剧播出两年后,前首相卡梅伦真的经历了片中的一切,何其讽刺。
社交媒体促成了罪恶的实施,躲在屏幕之后的键盘侠们随心的施展着自己的“生杀大权”。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第三季的最后一集,暂且称之为“黑客杀手”好了(该名称不是题目)。网民发推特的时候喜欢带标签,一时间,一个#XXgodie#的标签掀起一股追风浪潮,即使对方是那个与你有口角的青梅竹马,贴上这个标签就可以参与投票,最终得票数最高的那个人“将离开人世”。凶手不仅是杀手,还是黑客,黑了人造蜜蜂的系统,利用这些科技蜂来杀人。
这一集带给人们的沉思有三个:
1、由于科技过于发达,造成了环境的改变,几乎动物都灭绝了,蜜蜂只是其中之一。
2、人几乎都是表里不一的,生活中温文尔雅的人,在网坛可能非常的愤世嫉俗。
3、公众在使用科技赋予的力量,表达自己的愤怒与不满时,也要面对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
是不是似曾相识,是不是无比熟悉?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某个事件里传播和落实的谋后推手,谨言慎行是一方面,戒掉依赖科技也不可忽视。就现在的发达程度和速度来讲,一不留神,你就可能把自己搞疯了。
像是第一季第三集里面的男律师那样。
科技越发达,人类的猎奇心理便越重。于是,人类再次成为科技的玩偶。几乎每个人耳后都有一块芯片,让自己成为真正的“自媒体”,而且自带重播回放,快进,慢放,“选片”的功能。疑心颇重男主不断怀疑曾出轨的妻子跟出轨对象藕断丝连,不断的重复妻子出轨和自己怀疑的片段,导致夫妻分裂,妻子出走,自己喝醉了找妻子的出轨对象算账,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结局。最终,他还是自己去掉了芯片。
无独有偶,第三季第五季也说着同样的故事。不过这次是为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消极抗战的军人准备的,让他们都活在虚拟的世界里,激发出他们本身的潜力。
无论怎样,《黑镜》的整体表达都在于科技是如何支配人们的生活的。虽然第三季整季并没有像前两集那样结局有反转,而是采用更苍白的表达方式来说明“主角光环”,还是暗讽了人类终究逃脱不了被科技支配、被科技操控的未来。
科技给人类带来便利和进步的同时,也在逐渐让人类丧失了其自然的生活方式。打开电子设备,你似乎看到了世界上的一切,但关掉电子设备,你只能看到自己。
大牌卡司群
可以看出,Netflix这个“新爸爸”还是为干女儿花费了不少心血,最直观的就是卡司团的扩容,由于剧集容量猛增,我们也看见了越来越多的熟面孔。
从电影圈跑来的有著名导演朗-霍华德(正在我国公映的《但丁密码》导演)的女儿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
而她的上一部影片正是全球横扫16亿的《侏罗纪公园》
还有《龙虎少年队2》的最佳新人怀亚特-罗素
当然也不能忘了《权力的游戏》客串组
“师姐”菲伊-马赛
“佣兵波隆”杰罗姆-佛林
不过,最大牌的还是这位
处女作就是被奉为经典的《猜火车》,出演过《大西洋帝国》,如今一座艾美在手的凯利-麦克唐纳!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纸牌屋》的迈克尔-凯琳,新版《根》的主演马拉基-卡比,强大的卡司团队保证了表演层面的优秀。而这也是“美剧”《黑镜》的一个主要变化,毕竟英剧更注重故事性,美剧则是个人角色的塑造
并不遥远的未来
有人说,喜剧其实就是将生活中的一些莞尔提炼出来再夸张变形,最终达到爆笑人生的效果。查理-布鲁克这个曾执笔过《看电视毁人生》、《矢在弦上》的讽刺大师,自然明白夸张手法的精妙之处。而细细想来,其实《黑镜》也是如此。
回想一下堪称经典的“首相X猪”开山集,《一千五百万的价值》乃至《圣诞特别篇》等等,布鲁克不过是提取了现在已有的某种雏形科技,将其夸张(完善)甚至极端化,最终延伸至道德层面进行碰撞——这是他在《黑镜》中最常用的手法,同时也是故事时间点往往设置在“近未来”的原因。
而改嫁后的第三季,自然也跑不了。
首集中全民评分的社交软件,第二集的VR技术已真实存在;第四集的圣朱尼佩洛系统,第五集的麦斯系统,第六集的机械蜂(来自于“当蜜蜂绝迹后,人类只能存活四年”的论调)都已具备理论雏形并在研发之中。而Netflix选择《急转直下》作为首集和主推集,自然是因为与现实的相近性。
前不久刚我看过一篇名为“为什么我发朋友圈就一定要回你消息”的文章,事情源于作者在外游玩时,没顾上回复某人的消息却发送了朋友圈,导致对方大发雷霆,进而引出社交软件也能引发道德绑架的话题。而在《急转直下》中,社交软件已不是绑架这么简单,而是变成为整个社会评判的标准。这样的生活看似荒谬,但真的离我们很远么?
如今无数人在朋友圈中精心修饰自己的生活是为何?为什么大家如此关注微博的粉丝数,Ins、Twitter、facebook的followers数?你上淘宝购物前是不是要看看店铺评分?选外卖、滴滴、优步时是不是也要看看综评?甚至前不久我亲耳听见一位大妈在介绍对象时说到:“把对方的微信加上,看看朋友圈不就知道这个人是啥样了么?”
刘慈欣曾指出过贫富差距崩溃的临界点——“知识直接写入大脑”,布鲁克也点明了社交媒体的边界——当“点赞之交”从言论层面拓展到现实与身体层面,第一集中社会评分替代了我们的个人形象,进而影响到生活的种种;第六集中言论攻击转化为实质性伤害——还是最高级的死亡伤害,而这就是前几年诸多“网络人肉”“扒皮”的心理起因!当攻击不再是“键盘专利”而是会产生实质性后果时,会怎样呢?
同样,真正体会过VR科技的朋友相信都明白,想吓死人根本不需要巨型蜘蛛、谋杀女友的轮番上阵,大家爱看恐怖片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明白自己处于安全的环境中,当VR模糊了你的带出感,吓死人可能真的只需0.04秒。
这就是查理-布鲁克每次都能震撼我们的原因,那个未来并不遥远。
新瓶装老酒
布鲁克其实并非一个坚定的创新主义者,他尤其长于对某些经典论调的再包装。第三季上半段中除了科技,我们还可以看到两个“老生常谈”的主题——隐私和歧视。
隐私在两集中有所体现,第三集中主人公因为某些“不检点”行为被抓住把柄,被迫执行一系列任务,最后尽管完成了一切,秘密依然被泄漏。第六集遍布全国的机械蜂,虽然只是为了维持生态,却也在政府的威逼下加入了监视功能。
而布鲁克的出彩之处在于,他没有重复别人已经讨论了无数次的话题,而是拔到了新的高度——这些窃取他人隐私的黑客,看似维护了正义,但主人公至始至终都没有伤害他人,只是有不良取向而已。而且若真是为了正义,大可直接暴露这些不可见人,却偏要胁迫他人抢劫银行甚至自相残杀,难道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变态私欲?
第五集《战火英雄》的歧视话题更为常见,优等基因人群视劣等基因族群为毒瘤,不惜动用武力将其屠杀,这正是人种歧视发展到极致的体现(例如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此类型的作品比比皆是,而布鲁克再次将它和观感科技相结合,成功让你产生心塞之感。
Future is Bright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发生了一起凶杀案,凶手是一个小男孩,他在路边小摊上购买了一把水果刀后刺杀了一名妓女,当警察找到摊主时,摊主张开双手说:“我只是卖了一把水果刀而已,这件事只能怨人,不能怨刀”。
每当有人大肆批判手机或社交软件将人们变成低头族时,我都会苦笑一番。真的是手机和社交软件的错吗?从最早遍地架设的IC卡电话亭,到俗称 “BP机”的传呼机,再到摩托罗拉生产出的第一款砖头手机,直至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人们对便捷式通讯的渴求无可厚非,赋予社交软件过度权力的,是我们自己。同样,VR技术最早的开发目标群是地产漫游、商业招租的虚拟样板间、场馆仿真、多专业协调等领域。本季中的圣朱尼佩洛系统初衷是帮助治疗老年痴呆,麦斯是缓解士兵们的PTSD,机械蜂巢更简单,就是代替已经灭绝的蜜蜂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而已。
至于这些科技剥离了“灵魂”和肉体造成存在危机(圣朱尼佩洛),分离了意识和行为使人成为傀儡(麦斯),甚至沦为新式杀人工具(机械蜂巢),真是技术的错吗?
科技没有错,只是我们自己用坏了而已!
——只能怨人,不能怨刀
所以查理-布鲁克真的拥护“科技唱衰论”吗?第一集中女主角的弟弟和路上偶遇的老妇人,他们游离在评价体系之外依然生活的怡然自得。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同样有大批不刷微信、微博只将其视为工具的朋友们。第三集的圣朱尼佩洛系统更是成就了一段跨越地域、种族、性别和年龄的感情,完善了临终关怀,若有一天上传到“云端的”他们厌倦了这种生活,同样可以选择二次死亡。
布鲁克写下的这些剧情,似乎让人觉得不那么《黑镜》了,但实际上却是他乃至《黑镜》的真实自我定位——《黑镜》只是技术乐观者的赞歌和技术悲观者挽歌之间的不和谐音调,音频等同于警报而已。从播出伊始它就时刻警告我们,不要让片中所演变成现实!
毕竟,只有人类自己,才能让Future is Bright!
Netflix还是好爸爸
虽然英剧转美的死亡案例数不胜数,但依然出现了美版《办公室》、《纸牌屋》这样的优秀案例。而轮到《黑镜》第三季,它不可避免的带有了美剧的某些特征,比如说政治性增强,必然要关注LGBT群体,总得给涉及一下种族问题(并安排一个黑人主角),但也最大范围地给布鲁克提供了发挥空间。
另外一点就是雄厚的资金注入,这一点从一季扩容12集、每集增量1小时就能看出,视觉呈现还有整个第四集的怀旧风情,第五第六集细致入微的动态特效等等,Netflix一直给人后台强硬之感,每次预算都深不见底(当然也很少公布),近几年推出的剧集更不乏烧钱的主儿。从10月份Netflix公布的财报来看,仅今年第三季度就烧掉了5.04亿美元,前三个季度的烧钱量更是达到13亿!就这,官方发言人还称他们未来的原创投资将突破60亿,这对可以预见的《黑镜》第四季甚至第五季来说,都是好消息。
在Netflix的强大支持下,我们也看见了布鲁克的变化,比如说更加大胆的剧情铺展,优秀卡司+更多时长=更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弱化文学式美感,突出娱乐性元素等等。在此也可以展望下半季,我相信“近未来”科技依然会是主流,“不那么《黑镜》”的剧情将增多,而看完后,依然会让你整个人都不好了。
正在咱们的一样平常 生涯 之外常常 会涌现 本身 赞助 ?别人,或者者是本身 被他人 赞助 的情形 。咱们获得...
转眼间,又是一个寒假。 教学生涯 曾经促进促进过去 一年,是时候写除夕 教授寒假理论论文了。长期的空虚让尔不禁...
年夜 教熟贫苦,除了注重模式 战争排版外,凶猛的 发起 你没有写自己 最真实的自我 情况 ,以便给你的丈夫 保...
考勤规章制度 是每家私司治理 最基本的 轨制 , 私司考勤规章制度 有利于规范员工考勤亮度,规范私司考勤规章制...
会议是一项运动,人们为了认识而决定配合 回答问题,而不是分歧 的目标 ,一路聚在一起 评论和辩论 ,接流 。除...
写孬小我 总结,否以领现本身 正在事情 之外存留的答题,也能够为将来 的事情 指亮偏向 。昨天正在那面给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