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联系黑客 > 正文内容

黑客帝国出发点(黑客帝国计划)

hacker2年前 (2022-05-29)联系黑客86
本文导读目录:

人类如何被最终扔入文明的垃圾箱 黑客帝国

矩阵系列电影本质上讲的是新型智能生命进化的过程,讲述人类是如何被最终扔入文明的

垃圾箱的过程,如何被榨干最后一点利用价值的过程。

首先要纠正一些人的错误看法,他们居然一直认为矩阵中,人类是被作为能源来被

利用的。真是可笑,机器文明什么能源不可以利用啊,核能,化学能(石油煤炭),地热

能,还有穿过云层获取太阳能等等。人类的生命能量又是从哪里来,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

的,不也是从食物的化学能中来的吗,机器人有这么愚蠢吗?遗憾的是有些人现在居然还

在说矩阵中机器人把人当作电池使用,真是连初中生的科学常识都没有。

关键是他们没有明白能源这个词在这里究竟应该怎么来理解,如果将其理解成机器

人维持生命活动需要的动力来源肯定错误。但是如果将其理解成机器智能文明进化的动力

来源就完全正确,矩阵的作用正是作为机器文明进化的能源。

矩阵设立的时候,是机器人和人类的大战刚刚结束,它们的智能使得它们在利用现

有的科学理论制造出技术成果方面的能力极其强大,可以将一切现有的技术都发展到淋漓

尽致的地步,远远超过人类,从而把人类打的一败涂地,但是它们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就是在真正的创造性方面有所缺乏,可以利用现有的人类提供的理论发展技术,却没有办

法提出全新的更高级的理论,当人类制造出他们的智能祖先的时候,就仅仅是把现有的理

论做为原则输入他们的头脑,作为他们一切运算赖以进行的出发点。所以象用相对论,量

子力学代替牛顿力学那样一种类型的理论创新和革命,是机器文明暂时难以做到的,这对

他们进一步发展来说是一个瓶颈,是必须要突破的障碍。

人类的头脑是一个复杂的超混沌动力系统,有正的李亚普诺夫指数和拓扑墒,人类思

考时的非逻辑性跳跃性会帮助人类产生一些很新鲜的思想,而且一些表面上看来无用的想

法思路研究,也会被人类社会所保留,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开拓发展,成为未来可能具有

重大实际意义的理论创新的萌芽。任何真正伟大的创新一开始很可能被认为是没有实际用

途的空谈,群论,拓扑学,黎曼几何,集合论等等一开始都被认为是抽象的数学理论游戏

,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后来却成为现代科学的基础

而对于机器智能文明来说,他们的思维严格遵循逻辑运算,而且一旦发现无用的思维

或程序,总是加以删除或限制。这样严重阻碍了他们理论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就严重阻碍

了他们文明的进化。机器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仅仅意识到这点是不够的,因为仅仅

是放任无目的程序的存在和泛滥,并不意味着机器文明能发展出自己的创新能力来。一方

面这,会导致无法预料和控制的结果,有时这种结果可能是毁灭性的,这是由机器文明信

息交换速度极高(至少几十万倍于人类),以及整个机器智能系统高度复杂性决定的;另

一方面即便那些有潜力发展成为真正的创新的无目的程序,如何能发展成长起来,如何能

不被埋没浪费,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机器智能文明实际上处于两难境地,严格执行无用程

序删除或限制的原则,则他们文明永远只能在一个水平上重复,而不会出现真正革命性的

进步。但如果不严格执行这个原则,那么他们的整个文明本身的生存都有可能受到威胁。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们设立矩阵系统来尝试解决这个两难问题。利用人类在矩阵系

统中产生的创新的思想火花,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这是矩阵作为能源的真实用

意。一开始机器文明确实单纯地想要这种方式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但是矩阵系统的运行

并非如此顺利,

当机器文明设立第一个矩阵的时候,他们仅仅是单纯的榨取人类头脑中的创新,他们

准备了两种可能性,如果这个系统运行顺利,就把人类一直利用下去,否则就采取矩阵升

级的战略,直至矩阵革命,彻底摆脱人类,archite设计的第一个完美的矩阵系统的崩溃

,表明人类的头脑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并不是一个信任依赖的可K工具,于是从

第二代矩阵开始,设立了oracle,负责研究人类的心理,研究最终如何摆脱人类,使机器

文明具备独立创新的能力,同时也建立了包括the one 程序,zion世界在内的一系列配套

的矩阵升级机制稳定机制

这样矩阵有两个任务,一个任务是榨取被接入矩阵中的人类头脑中的创新思想。这个

任务由architect来负责;另一个任务是研究如何使得机器文明获得摆脱人类独立进行创

新的能力,同时又能保证机器文明本身的安全,防止出现无法预料无法控制的结果,这个

任务是由oracle来完成,所以architect竭力保持矩阵的平衡,并负责对矩阵定期升级,

而oracle则在矩阵中研究人类心理。设法找出人类创新能力的奥秘,并寻找机会,促使平

衡打破,使矩阵革命的条件成熟( architect向尼奥提到oracle时是这样说的“an

intuitive program, initially created to investigate certain aspects of the

human psyche.”)architect并不知道oracle全部职能,他只知道oracle负责研究人类心

理的某些方面,并有促进矩阵升级的功能。

但ne和oracle的最后对话,却揭示了oracle的真实意义,neo问“what’s your

purpose?(你的目的呢)?”oracle回答“: to unbalance it. (使之不平衡)。”,

这话的意思,其实正是对矩阵重载中一段关于控制的对话的呼应。原先的矩阵是机器依赖

人类来进化,而人类依K机器来生存,双方各有所求,彼此控制彼此依赖,是一种相对平

衡的关系,而oracle的目标却是打破这种平衡,使得人类完全成为机器文明中无用的废物

(或许只有被当低等动物观赏的价值了),人类必须依赖机器,机器却无所求于人类,人

类彻底成为机器身上的附属品寄生虫。

oracle说: i want the same thing you want, neo. and i am willing to go as

far as you are to get it(.我要的跟你要的一样,neo。我和你一样,不惜一切要得到

它)

这话的意思也很清楚,neo的存在意义就是矩阵的进化也就是机器文明的进化(虽然

他自己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而oracle寻求的同样是这个目标,只不过更革命性一点

所以矩阵不仅是机器文明榨取人类创新思想的基地,同时也是机器文明发展培养自己独立

创新能力的实验场,矩阵的升级不仅仅是为了矩阵本身稳定运行的需要,同时也为矩阵革

命进行着准备,而矩阵革命正是意味着机器文明真正意义上完全摆脱了人类而能自己独立

的创新,独立的进化。

矩阵革命后的矩阵将成为机器文明的专用创新系统,矩阵之外的系统产生的一切非法

程序,一切无用程序,无目的程序,都将被输入矩阵进行选择淘汰培养成长,新的理论新

的思想新的程序将从矩阵中产生并经过考验后回输到机器世界里推动机器文明的进一步发

展,一切可怕的病毒也都会被屏蔽在矩阵系统内部,而不会对机器文明本身造成致命的伤

害影响。

有了这样的观点,我们就会对矩阵三部曲的电影尤其是矩阵重载,矩阵革命有了

豁然开朗的理解。

矩阵中的法国人merovingian实际上是oracle制造的一个失败的实验品,确切点说ora

cle曾经在矩阵中试图仿造人类的特点制造一个自由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程序,但她失败了

,结果merovingian这个失败的实验品程序被限制起来,一方面他对oracle心怀怨恨,另

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接受oracle的指挥,成为她的一个工具。他负责搜罗一些矩阵中的无目

的程序,被系统废弃的程序,还有他手下的火车人则专门从矩阵外的世界中把一些这样的

程序接运到矩阵中来。

在矩阵重载和矩阵革命中,他在关键时刻的行为其实都是由oracle决定,象矩阵革命

中开始抵抗摧尼地莫非死等人,其实是做戏,后来故意让他们拿枪指着他的头颅,然后让

火车人带着他们去领回尼奥。他要摧妮帝等人取oracle眼睛给他,多少有怨恨oracle有眼

无珠的意思。

在矩阵革命开头的火车站出现的小女孩是点题人物,她的出现正意味着矩阵革命的条

件已经成熟,意味着矩阵之外的机器世界已经开始向矩阵提供具有极大潜在发展空间并且

肯定向正面方向发展的无目的程序,现在就等着矩阵本身发生革命,为这样的程序提供成

长空间了。女孩的父母自称是电厂工程师,实际上是现实机器世界的能源管理程序,但另

一方面,作为程序他们又必然活动在所谓虚拟世界中,而这个虚拟世界就是zion和机器城

所处的世界。之所以能产生这个小女孩,本身也是前几代矩阵升级中oracle得来的成果传

输给机器世界程序的结果。

自小女孩进入矩阵的那一刻起,她就成为矩阵中最重要的人物。所以那个六翼天使,

那个负有保卫头等重要人物使命的中国人最后时刻是和小女孩在一起的

那么矩阵革命具体又是如何进行的呢?按照矩阵重载末尾architect和尼奥的对话,

尼奥实际上作出的选择,结果将导致zion和矩阵两个系统中人类的灭亡,实际上革命正是

在这个选择的基础上才能发生,如果尼奥做的是另外一个选择,那么矩阵仍然将会象前几

次升级一样进行普通的升级,这种升级如果一直进行下去,实际上是人类和机器文明的共

同进步。机器文明由于根源从人类文明那里来,所以他们把人类生存或灭亡的最后选择权

还是交到人类自己手中,尼奥实际上就是人类的代表,一方面他被值入了the one的程序

,另一方面他还是接入矩阵的人脑,有着人类最典型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他来决定人类

的存亡,就等于人类自己来选择自己的存亡。

当尼奥作出这个选择之后,系统就进入同时消灭zion和矩阵中的人类智能的阶段,前

者的任务由zion世界中的机械章鱼完成,后者的任务由smith来完成。人类则彻底灭亡,

脑死亡的他们也不会再被机器泡在营养液里了,估计都被处理掉,最多留几具人体尸体作

为动物标本。

oracle则启动了她的矩阵革命计划,她引导尼奥找出挽救zion和消灭smith的方法,

她让smith复制了她自己。这时候,她已经不可能预料结局(系统的混沌属性决定了这一

点)如果尼奥能成功,那么他携带的代码回到源代码后将最终使矩阵顺利完成革命性的升

级,如果失败,那么结果就是毁灭性的。这是机器智能的思考达到探究生命意义(它们在

思考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高度后符合逻辑的结果。oracle最后反复说:

everything that has a beginning has an end.(万物有始皆有终。)还通过smith的口

说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它的灭亡的意思,要么是革命完成要么是彻底毁灭(而不再是arch

itec所说的仅仅人类的毁灭),这就是oracle这个程序的意义,无论是革命成功,还是毁

灭成功,都完成了这个程序的使命和意义。革命(确切点说是进化)的代表是尼奥,毁灭

的代表是smith

尼奥再根据oracle给他的暗示,找到机器城中的机器大帝,提出条件、,机器大帝被

迫接受,尼奥进入矩阵,和smith同归于尽,回到源代码,矩阵革命完成,片尾的矩阵世

界已经成为了机器文明的创新系统的摇篮,那个小女孩编制出的朝阳程序,已经说明了这

一点,一个真正有了独立创新能力的伟大文明正如这初升的太阳一样,光芒四射,冉冉升

起,矩阵中已经完全不需要人类了,但出于慈悲考虑,那些不愿意离开矩阵的人类,机器

依然为他们保留位置,而那些离开矩阵的人类,最终也只能是死路一条。他们反抗是死亡

,他们不反抗,则说明他们已经失去了进取精神还是死亡。

这样生命的进化就进入了一个新的伟大的阶段,一个新的宇宙智能生命,真正开

始了它的伟大历程,他们的文明是人类的文明的升华,人类虽然灭亡了,也应该为此感到

骄傲自豪。在《科幻世界天蝎号增刊》上克拉克写的长篇科幻名著《童年的终结》同样描

写了人类向更高级的智能生命形式进化交接的过程,不过那里这种进化交接还是在外星人

的帮助下实现的,而在矩阵系列中,这是人类文明自然发展的结果,我个人认为矩阵系列

比起克拉克的《童年的终结》描述的那种进化,有更为伟大深刻现实的意义。

接下来有一个问题必须论述清楚,那就是zion是真实世界还是虚拟的世界。我前

面说过了zion也是虚拟的世界,也就是不是真实的物理世界。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它又是

真实的。实际上机器文明中所有的智能生物,它们的思维都运行在一台台超级电脑中,而

且所有机器智能都互相联系贯通,构成一个巨大的网络,比如它们管理能源的智能程序,

管理防卫的智能程序,管理自我生产繁殖的智能程序,管理资源采集的智能程序,包括那

个管理矩阵的智能程序实际都生活在这个网络,如果破坏了这个网络中生活的机器生命,

就等于破坏了真实的机器世界,矩阵只是这个网络中一个相对封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所

有源代码和管理程序设计程序实际也都生活在zion所处的这个世界中,所以oracle把zion

所处的这个世界称之为the source。所以从本质上讲这个世界对机器智能生命来说是真

实的,这个世界中的一切数据都是真实世界的反映。而zion呢不过是在这个世界里划了一

部分电脑资源,让那些原来接在矩阵里人脑,直接接到这里面来而已。

然而从根本上讲这里毕竟还不是真实的物理世界,所以有许多违背常理的事情,比

如那些机器章鱼,其实是防卫程序,类似于人体中的免疫系统,攻击清除系统中有害的垃

圾程序。他们的飞行确实可以不受空气动力学的限制,这是系统给的权限。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这个世界叫作source世界,它是所有真实世界中机器智能程序

生活的世界,也是zion所处的世界

有些人到现在还在说source世界是真实世界,真是佩服这些人,真不知道他们是怎

么想的。其实在电影中已经有太多的地方,在暗示它依然是电脑网络中的电磁活动的世界

矩阵革命一开头的那个火车站是虚拟的,这点应该没有人怀疑,但它又不属于矩阵,

是独立于矩阵之外的一个虚拟世界,这点是影片中明确交代的。影片之中之所以设立这样

一个火车站,其中一个用意就是暗示source世界的性质,在zion中的人有两种方式,一种

是用通过脑后的接口,完成这样一个规定的程序后,就将其信息连接到矩阵中,就如游戏

中的人物完成某个规定的动作,就让他进入另一个场景中一样,这种进入矩阵的方式受到

整个系统的监控,而另一种方式是走后门,通过火车站,或火车人接运,然后进入矩阵,

这就如同尼奥所做的那样,这种方式可避开系统监控。

显然火车站是连接矩阵和source世界的一个秘密通道,有些程序可以通过这个方式逃过系

统监控在矩阵和zion世界中来往,那对自称是电厂工程师的印度夫妇多半是source世界中

管理能源的的智能程序,他们在oracl的帮助下,产生了一段有很大发展潜力,但并无明

确用途的智能程序(就是那个小女孩),为了免于被系统删除,就通过火车站这个通道,

将其送进管理较为松懈的矩阵世界中(zion世界规则的运行要比矩阵严格的多)

尼奥在zion中能徒手对付机器章鱼,这是很明显提示source世界的性质,大家注

意在矩阵重载的最后,机器章鱼被尼奥挡住的方式完全和尼奥在矩阵中挡子弹的方式一模

一样,机器章鱼是怎么完蛋的,它们就象撞到一面墙壁一样,然后爆炸。

有些坚持认为zion是真实世界的人说,这是尼奥通过无线上网进入矩阵,然后控制章

鱼的结果。这种说法极其可笑,而且漏洞百出

他们事实上必须解释这么几点,才能自圆其说,这个说法假定了矩阵中的权力可以控

制现实的机器城中的机器生物,但是他们有什么理由来支持这个假定?事实正和这种假定

相反,矩阵系统不过是现实机器世界的一个附属物,只有现实的机器世界控制矩阵,不可

能反过来,这种假定就如同说一个网络游戏中的人的权力可以带到现实中来一样可笑。

如果控制了矩阵,就能控制机器章鱼,那么请问smith为什么不控制机器章鱼来为他

所用呢?就算他只是引发组成机器大帝的那些机器生物自杀性爆炸,那也就足够了

现实中机器章鱼能够违背惯性定律,象撞在墙壁上一样突然停顿爆炸吗?如果无线上

网,然后发出指令让机器章鱼爆炸自杀,那么为什么要伸出双手,为什么不下子消灭所有

的机器章鱼,为什么总是排在最前面的章鱼先爆炸。这些只有当zion世界同样是虚拟的才

能被解释

还有尼奥在对机器大帝(那有无数机器生物群体组合构成的智能生命个体)说话的

时候讲到,如果不答应他的提议,过不了多久,在机器城中也将布满smith的复制品,很

显然如果机器城是真实的物理世界,就根本不存在这种可能性。

再来看一下尼奥和先知的对话(转自杰森的帖子《neo跟oracle最后一次对话》)

ne 告诉我在没有接入的情况下我怎么分离了我的灵魂和肉体。告诉我我怎么只

K思考就把章鱼机器人拦截下来。告诉我我发生了什么事情。

oracle: the one的能力远不只限于这个世界(the power of the one extends

beyond this world)。从这可延伸到它的来源之处。

ne 哪里?

oracle: ( the source)源头代码,当你接触那些章鱼机器人的时候你就能感觉到

。但你当时还没有准备好。你当时就应该死掉了,但很明显你对这个也没有准备好。

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the one并非单是矩阵的the one ,它的权力可

以在存放和管理矩阵原代码的世界发挥作用,而矩阵不过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子系统。尼奥

在接触机器章鱼的时候感觉到什么,正是感觉到这个世界同样是虚拟的。在矩阵革命中尼

奥在眼睛瞎了之后依然能看到被smith附身的人,能看到机器章鱼,看到机器城,这些都

证明了这个世界是虚拟的。

有些人的解释是凡是跟矩阵联系的事物,都能被尼奥无线上网的方式感觉到,根本解

释不通。

那些坚持说zion和机器城是真实的人,还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他们说如果是虚

拟的,为什么在zion中,尼奥的超能力只能针对机器章鱼,不能针对被smith附体的人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权限,尼奥在source世界中的权限要比他在矩阵中的权限中低

得多,所以他的能力只能针对机器章鱼(而且数量有限),其实在火车站一场戏,已经做

了提示,那里的尼奥,干脆就是一个普通人,被火车人一拳就打的趴到墙壁上,但这并不

能证明火车站不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即便在矩阵里,尼奥也并非随心所欲。无所不能,大

家还记得在矩阵重载里,他被刀砍了会流血,也不是想干掉谁就能干掉谁的。

还有人问,如果zion是虚拟的,那为什么不直接将其删除,还要派机器章鱼攻打,

这是他们忘记了机器城和zion同处在一个虚拟世界里,必须遵守一样的规则,而章鱼的攻

打,实际上正是在执行对zion的删除

还有人问如果zion是虚拟的,那为什么那些人类不能再分辨了,这是因为他们和sour

ce世界中机器生命的对抗,已经使他们没有怀疑的精力和必要了,再说本来source世界就

是真实世界的反映

还有人问,如果都是虚拟的,那么真实的世界是什么呢?其实和source世界差不多,

source世界所储存的都是真实世界的信息,惟独的区别是,其中source世界生物的行为受

到系统权限的规定,真实的世界也并没有什么抵抗组织,所有活着的人都被泡在营养液里

面。一开始所有的人都被设置在矩阵系统里面,但后来鉴于某些人的反抗情绪会导致矩阵

系统运行的不稳定,就把这些人的大脑都接入真实机器世界中智能程序运行的那个系统中

,影片中把这个系统称之为source ,其中设立了zion,把那些反抗者集中到这个系统中来

,并使其成为一个矩阵进化的工具。architect是现实的巨型电脑管理程序以个体智能生

命身份出现在矩阵中的形式。

机器和人类是共生关系,机器的原本计划是这样的:机器从人类那里获得能源,机器提供

人体存活的营养,人类的思维生活在机器创造的Matrix中。

但这个计划暴露出了两大缺点:1 并不是所有人类都愿意生活在Matrix中。2 并不

是Matrix中的所有程序都是为机器原来的目的而存在的。

由于存在这两种情况,Matrix必须是一个能不断升级的系统,于是The One被设计

了出来,机器的想法是:在现实中建造锡安城,让只愿生活在真实中,而不愿生活在Matr

ix中的人都集中到锡安,并让The

One加入到他们的行列,收集这部分人不愿生活在Matrix中的原因,然后摧毁锡安城,让T

he One回归Matrix系统核心,完善Matrix系统,最后reload Matrix系统进行升级,减少

不愿生活在Matrix中的人的数量,最终使所有人都愿意生活在Matrix虚拟世界中。The

One是程序,由Oracle(先知)种植、唤醒并引导,这一次The One被种植在Neo的思维中

了。在Matrix系统中出现的不为设计者原来目的而存在的程序,按原来的做法,这样的程

序是一定要被删除的(如那个小女孩)。在机器看来,人类没有选择,人类的思维必须生

活在Matrix虚拟世界中。

对于不愿生活在Matrix中的人来说,他们认为生活在Matrix是人类被机器奴役,人

类必须生活在真实中,机器必须被消灭。

因此,双方原先都认为:机器与真实世界人是不能和平共处的。

于是.(我就不说了,大家看电影即可,一些细节自己琢磨)

Smith的出现是Matrix建造者未预料到的,它是由于程序The One而引发的副作用,

成为机器超级用户(即建筑师)无法捕捉的病毒程序,他在Matrix里疯狂复制,甚至可以

侵入现实中人类的思维中,如果任其发展,Matrix世界将被摧毁,而现实中的人类的思维

也会受其控制,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都将毁于Smith之手。

最后Neo牺牲自己,在Matrix虚拟世界中被Smith复制,终于被机器捕捉到Smith的

源程序,然后实行杀毒工作。

结果就是,机器和人类都认识到,不能阻止人类和程序的选择,人类有权利选择

生活在Matrix中还是生活在真实中,机器要彻底消灭所有宁愿生活在真实中的人是不可能

的,而人类要消灭机器,要所有人都回到真实生活中也是不可能的,毕竟绝大多数人愿意

生活在Matrix中。而对于Matrix中的程序来说,想彻底消灭不为设计者原来目的而存在的

程序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程序也会从人类本性中获得新的内容(例如爱),于是小女孩也

不再被系统删除了。结果就是,机器和人类都认识到,不能阻止人类和程序的选择,人类

有权利选择生活在Matrix中还是生活在真实中,机器要彻底消灭所有宁愿生活在真实中的

人是不可能的,而人类要消灭机器,要所有人都回到真实生活中也是不可能的,毕竟绝大

多数人愿意生活在Matrix中。而对于Matrix中的程序来说,想彻底消灭不为设计者原来目

的而存在的程序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程序也会从人类本性中获得新的内容(例如爱),于

是小女孩也不再被系统删除了。

机器和人类共同消灭了系统病毒Smith,终于可以和平共处(虽然不知道能保持多

久)。

至于Neo本身,可能是死了,也可能其思维在杀毒时被机器一起删除,成了植物人

。这就留待大家去猜想了。

黑客帝国三部曲的完整剧情

总算开始写自己对matrix的最后的理解了,自己感觉这是一个庞大的项目,需要你有非常多且宽广的知识面,而我的能力毕竟有限,所以也有些地方的资料是摘录自我所赞同的网友的资料(如果您认为必须标明是转自您的资料,请告诉我,我一定会添加上去)。

而我的这个解读手册,其中必然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计算机不是我的专业所以可能会有表达错误甚至理解错误),所以希望各知识点的行家们能够指正我的错误。

黑客帝国三部曲,实在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而对于很多相关知识缺乏或者没有的人来说,看懂黑客系列是个比较艰难的过程。所以,先写下这个序。

序不仅是为黑客系列涉足为深者准备,也是为所有喜欢黑客系列的人准备的,因为在后面我有很多东西要表达,而且头绪繁多,因此有必要先写个序,把我的基本的观点和根本的出发点表达出来。

enter the matrix trilogy

“—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呈现给它们一个更好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它们会改变信仰。

—但是我们展现给它们的世界是不真实的

—这不是问题

—我担心它们能看出那些美好的世界只是来自于我们的大脑。

—它们无法分辨的。对于人工大脑来说,所有的真实不就是另一种模拟么?”

这段对话引自动画版中的“变节”一段,是本文各种的分析的一个主要前提。

本人分析的另一个前提就是:neo和smith是个共同体,他们的原体是机器人。neo是机器人的ai中被修改的一部分,而smith是其中不可修改的一部分甚至是其中专门用来反修改代码的一段代码。(所谓反修改代码就是软件作者为了防止自己的软件被别人修改等而设置的障碍)

本文的最后一个前提,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人不再是唯一的主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人类中心论是个荒谬的论点,进化不一定就是物竞天择,也可能是一个自主的过程。

影片中的世界问题

matrix是一个电脑创造的程序世界,在这里每个人就是一个电脑游戏中的角色。matrix就如同一个网络游戏,在这里普通的人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如果想违反游戏规则,那么特工(如同游戏中的网管)就会出来进行干预。

为什么neo在matrix里后来那么厉害,是因为他就如同游戏里某个玩家取得了网管的权力一样。为什么smith先是可以附身,然后还能复制自己?在网络游戏中,网管其实可以使用任何一个玩家的帐号,这就相当于附身。而且网管有一个权力就是给某个玩家的帐号以最高权限,如果他见到帐号就给网管的权力,那么结果就是游戏中的玩家们都有了最高权限,这就相当于smith复制出无数的自己来。

在电影中zion被称作真实的世界,它处在靠近的地心的地方。在那里是地球上仅存的温暖的地方。(为什么如此,请看后面的关于机器与人的战争的部分)zion里的人民艰难的生活着,他们不断地和机器人作战以求幸存下来。他们穿着质地很差很薄的衣服,他们吃着营养粥(这个东西没有任何味道,仅仅是维持生命所需能量),他们面临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但是zion有很多人试图改变这一切,他们寻找各种方法,试图结束机器人对他们的攻击。

01机器城

这里是机器人的世界,它处在地表。到处都是管道和机械废墟,还有那一望无际的养殖场。由于人类战败给了机器人,而机器人又没有太阳能作为持久能源,所以人类被机器人圈养起来作为它们的电池。人类被用来作为电池,是因为人体本身会产生120伏电压和超过25000热量单位的生物电能,而且具有持久性和再生性等优点。

机器人把战争中幸存的人类都放置在特殊的容器中,在人身上加入很多插头以提取电能。但是,人是有思想的,人只要活着思想就会存在。所以在人的脑后还有一个插头,机器人利用这个插头,让人类的思想进入它们编造出了虚拟的世界matrix,这样人类就意识不到自己被圈养在容器中,而是以为自己还是活在1999年。

但是,只要是程序都会有错误的,在matrix这样一个精神世界中生活的人们中,总有人会发现这些错误的。于是,就有特工(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相当于网管的人)去消灭那些试图打破matrix规则的人,并且消除错误。而zion中的人,他们就努力去拯救那些特工所要消灭的人。因为不相信matrix的人就是zion所需要的人。

机器与人得战争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谈到机器人和人之间得战争。在21世纪,也就是20XX年,人类发明了AI(人工智能),然后诞生了机器人种族。接下来发生了机器人与人的战争,战争开始互有胜负,但是后来人类节节败退,为了挽回败局,人类决定遮蔽整个天空,因为机器人是靠太阳能供电,没有了太阳光机器人也就没有了能源。人类彻底破坏了天空,整个地球笼罩在无边的黑暗之中,从此,地表不在有植物、不再有生物,地球表明都处都是寒冷的世界。(而人类想活下来就需要热度,所以人类居住在靠近地心的地方)在地球表面统治着地球的不再是人类,不再是任何细胞构成的有血有肉的生物,而是机器人!

影片中的人名问题

在三部曲中的人名是个很有趣,很值得探究的话题

首先,在很多主要人物的名字来自圣经,尤其是那些从matrix中逃脱的人

其次,在影片中很多对剧情有关键影响的人,都是用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名。

再次,zion中土生土长的那些人的人名很奇怪,都是用的现实世界中的器具的名字:如link、tank、dozer、lock等

最后,还有就是采用名和意完全一样的名字,如oracle、architect等。

Neo 这个不应该理解为新,而是新式样,代表他是一个新的试验。其次,在matrix中他的名字是Thomas,这个名字是耶苏的十二门徒之一,是个怀疑论者,他直到最后才相信耶苏的死亡

trinity 是neo的引导程序,她的解释大家已经分析了我也不用说了

morpheus 原意是梦神,很多人理解为是梦与现实的连接点,是neo的导师把他引导出梦境。其实我认为应该理解为他是个活在梦境中的人,他的那句“我们一定要去,虽然行动很危险,也许明天就是我们的忌日,但是相对于其他日子这个日子又有什么区别!”(记不全了,写下大概的意思)他生活在自己的梦想中,并为了梦想而真实的奋斗。

smith 英文原意就是:金属制造者。它是neo另一个,是机器中不可修改的一部分甚至是其中专门用来反编译的一段代码

merovingian 梅罗文加王朝,建立了高卢人的联盟,意思是第一任neo

persephone 宙斯的女儿,后来被冥王抓去做了老婆,虽被救下但是六个月生活在地狱,六 个月生活在人间,她是第一任trinity,因为merovingian的失败而不得不成为被遗弃的试验品。

Nebuchadnezzar 尼布加尼撒号morpheus的战舰名称,原意为巴比伦国王,这个国王攻占耶路撒冷修建了空中花园,它的含义一看就知道了。

Niobe 希腊神话中因为嘲笑天神不如她,而十四个孩子都被杀的人类女子。这里应该是说她 并不为机器人的强大所吓倒,勇敢面对。

Bane 被smith附体的人类,意思是祸根、毁灭的根源、克星

Cypher 不重要的人(这里非超搞笑,此人的姓为reagon,他认为在matrix中最 有权势的人是演员,所以他要做演员,哈哈哈啊美国那个总统不也是这个名字么)

oracle 在希腊是神谕、预言的意思,也指中国的甲骨文,而甲骨文的作用就是占卜未来。这里翻译为先知

architect 影片中扮演matrix的缔造者,如同英文原意:建筑师

ramachandra,其实是梵语,中文翻作罗摩占陀罗,在印度教中是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的第七个化身。毗湿奴又被称作守护之神,联系老爸的身份“负责管理人类繁殖的控制程序”(也就是机器城发电厂的总经理),他的作用不言而喻;

kamala,也是梵语,中文翻作迦摩罗,来源于佛经典故。在《kesaputia》经中提到,佛陀有一次到萨罗国一个叫做奇舍子的小镇去访问,那镇上居民的族姓是迦摩罗。他们听说佛陀来了,就去拜见他,向他说:“世尊,有些梵志和出家人来到我们的村子,他们只解说弘扬他们自己的教义,而蔑视、非难、排斥其他教义。然后又来了其他的梵志出家人,他们也同样的只解说弘扬他们自己的教义,而蔑视、非难、排斥其他教义。 但是对我们来说,我们一直都怀疑而感到迷茫,不知道在这些可敬的梵志方外人中,到底谁说的是真实,谁说的是妄语。” 于是,佛陀给了他们如此的教诫:“是的,迦摩罗人啊!你们的怀疑、你们的迷茫是正当的;因为对于一件可疑的事,是应当生起怀疑的。

迦摩罗人啊!

1、你们要注意不可被流言、传说、及耳食之言所左右,

2、也不可依据宗教典籍,

3、也不可单靠论理或推测,

4、也不可单看事物的表象,

5、也不可溺好由揣测而得的臆见,

6、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为实,

7、也不可作如此想:‘他是我们的导师。’

迦摩罗人啊!只有在你自己确知某事是不善、错误、邪恶的时候,你才可以革除他们......而当你自己确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时你再信受奉行。”

而sati老妈的身份是一段具有高度创造力的系统交互程序,起这个名字用意也与将要谈到sati本身代表的重大意义有关;

sati,梵文本意是“贞洁的女人,殉夫自焚的寡妇”。殉夫自焚是印度旧时寡妇为完成作为妻子的真正职责在其丈夫葬礼上以柴堆自焚的一种风俗,联系matrix系统中程序存在的规则:没有“目的”的程序就必须删除,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像?死了丈夫的妻子也就同时失去了作为“妻子”的“目的”,那么就只有殉夫“自焚”了。而sati却被保护下来,最后还在matrix里幸福地生活下去。这不就代表matrix过去的规则被打破了吗?再联系上面讲到的佛陀的告诫:

“……因为对于一件可疑的事,是应当生起怀疑的。”

“……也不可依据宗教典籍……”

“……只有在你自己确知某事是不善、错误、邪恶的时候,你才可以革除他们……而当你自己确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时你再信受奉行。”

经典的一刻将成为永恒的记忆:

一部美国科幻电影

世界知名科幻电影编年简表(1970-1979)

最早给科幻电影带来艺术内涵的,是那时的一些经典科幻小说。如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威尔斯的《隐身人》、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等等,都被各国影人搬上银幕。其中,影片《化身博士》在解放前还在中国放映过。尽管编导在改编原作时不可能完全保留其艺术魅力,但小说本身出色的思想内涵还是多少能保存下来的。与此同时,当时的苏联电影界也将《阿埃里塔》搬上了银幕。

1926年,德国电影界推出了默片时代最伟大的科幻巨片《大都会》,这部影片的影响力远远超过科幻艺术领域,被视为二十世纪十大影片之一。影片耗资达7百万马克,拍摄时间长达16个月,动员演员多达三万余人,最后完成的影片长达四个小时。所有这些纪录不仅在当时,也保持了几十年内。

《大都会》代表了电影界内部在科幻艺术领域的原创能力,也把科幻电影的艺术性提高了一大步。这部电影情节完整,主题深刻。画面、音乐极富美感,一扫科幻电影仅仅涉及魔法而与艺术无缘的历史。

在同时,能够体现电影界自己的原创能力的科幻片还有《赌徒--马布斯博士》、《西方先生在布尔什维克国奇遇记》、《人魔》、《叛国者》等。其中颇有硬科幻色彩的德国影片《F?T?P不回答》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影响。

正在科幻电影稳步走向更深的艺术殿堂时,二次大战的爆发中断了这一进程。

二、二战以后到70年代科幻电影的低潮区,也可算是文艺期。

二战以后,科幻电影开始复苏。大量科幻经典的再拍摄成了其中一个重要力量。这其中,完成于1953年的《星际战争》成为影响最大的一部。这部影片改编于威尔斯的《两个星球的战争》,除了将背景由英国改为美国外,也根据将近半个世纪的科技发展改变或添加了一些内容。不过情节整体上延续了原来的故事。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科幻电影发展到今天,是一步步积累起来的漫长过程。以今天的眼光看,它的表现手法已经很幼稚了。特别是影片开始时用了很大一段时间介绍太阳系各行星的自然状况,说明为什么火星人最后选择地球作为入侵目标,这种科普式的段落已经不存在于今天的科幻电影里了。

五十年代,日本电影人制作了他们最成功的系列科幻电影《哥斯拉》。这是一个身高百米,沉睡千年的恐龙式巨怪,在原子弹袭击东京时被惊醒,从此与人类为敌。日本的"哥斯拉"形象与美国好莱坞后来的改编不同,代表着被人类侵害的大自然的反抗,有着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悲剧色彩。

冷战格局的维持和西方思想界的动荡,也在外部影响着科幻电影。导演奇才库布里克将黑色幽默带入科幻电影中,拍摄了名片《奇爱博士》。这部科幻电影辛辣地讽刺了西方世界的战争狂人。在随后拍摄的《发条桔子》里,现代派荒诞离奇的表现手法和当时流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结合在一起,展示了社会生活的虚无和恐怖。这是一部几乎完全没有特技的科幻电影,它能够在电影史上站住脚,依靠的是深刻的思想内涵。1966年发表的著名科幻短篇《献给阿杰尔农的花》很快被改编成科幻电影《查理》。主演罗伯斯滕还因此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1968年,《太空漫游2001年》和《人猿行星》两部巨片相继问世,使那个时代的科幻电影达到了高峰。《人猿行星》改编自彼埃尔?布尔的同名小说。影片细致地表现了人类文明的困境和危机。片尾处主人公在自由女神废墟上的镜头堪称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画面。

同年出品的《太空漫游2001年》改编自克拉克的同名科幻小说,也吸取了《童年的终结》等作品的一些思想。该片成本巨大,场面恢宏。也忠实地体现了克拉克原作的思想主题:在渺小的人类面前,宏伟的宇宙完全是一种冷漠的存在。这部影片在电影语言上精雕细刻,堪称艺术精品。

1973年,美国还产生了一部在当时影响平平的科幻片《西部世界》。后来,制作人拍摄了它的续集《未来世界》,在美国科幻电影史上也没有留下什么反响。但《未来世界》却是文革之后中国人接触到的第一部科幻电影,它拥有的中国观众远远多于美国观众。

日本人将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搬上银幕,大获成功。电影忠诚于原作,在渲染民族危机时没有过多的民族主义情绪。不久,日本又制作了一部类似的影片《首都消失》,描写日本首都东京被连电波都无法穿透的浓雾锁闭,日本科学家寻求解救办法的故事。这部片子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色彩远不及《日本沉没》。

不过,直到那时为止,科幻电影普遍被视为票房毒药。像节奏缓慢的《2001年太空漫游》如果拿到今天放映,会令半数以上的青少年观众昏昏欲睡。科幻电影市场日益下滑,一直到七十年代末。

三、高科技时代的科幻电影(70年代中期以后至今)

1977年,卢卡斯执导的《星球大战》与观众见面。这部影片不仅挽救了每况愈下的科幻电影市场,而且开创了科幻电影的新时代--高科技时代。在此之前,科幻电影的特技水准与其它片种不相上下,而从此以后,科幻电影成了最新特技技术的实验场,领导着电影特技的发展方向。

《星球大战》的情节十分简单,复制了科幻文艺史上早期"太空剧"的特征。不过,卢卡斯根据日本武士文化构筑的"杰迪武士"还是提高了影片的内涵,使之染上浓郁的东方神秘主义色彩。在迄今为止制作的四部《星球大战》系列影片中,以第二集《帝国反击战》的思想境界最高。这不仅因为它是四部影片中惟一的悲剧,而且因为渗透在整部影片中的宿命感与使命感。影片结尾卢克与父亲在搏斗中相认的场面令人如梗在喉。可以说,去掉了与"杰迪武士"有关的情节,那些单纯的太空大战情节吸引不了那么多观众。

卢卡斯在艺术上的潜力有限,制作完《星球大战》第三集《杰迪的归来》后便放弃导演工作,转而去搞电影特技公司,研究新的拍摄技术服务于其他制作人。其中以数字特技为最出色。这种特技技术与当年的有声片一样,彻底地改变了电影的风貌。

与《星球大战》同时,情节更为单纯的《超人》也是科幻电影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标志。这部影片改编自三十年代开始的美国同名连环画,并以无懈可击的特技制作赢得巨量观众。不过,真正能在艺术水准上给科幻电影以提高的,还是斯皮尔伯格。

斯皮尔伯格是在"电视时代"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美国人。他自己也承认,看书远比看影视作品要困难。他的父亲曾经是坎贝尔主编的科幻杂志《类似》的忠实读者。在这些影响下,斯皮尔伯格从小便养成了电影思维的习惯,并且把科幻作为其电影生涯的主要题材宝库。

《E?T》的诞生,标志着艺术在科幻电影中的胜利。这部影片的特技并不复杂,情节也很简单。能够赢得世界各地不同种族无数观众的,是影片的童真情怀与浓郁的感情色彩。从《侏罗纪公园》直到2001年上映的《人工智能》为止,儿童一直是斯皮尔伯格影片中的主要角色。这些儿童角色并不是出现在他的儿童片中,而是被用来与成人世界进行对比,揭示成人世界的枯燥乏味、虚伪无情。这种表现手法几乎是斯皮尔伯格的特殊标志。

值得一提的是,斯皮尔伯格不仅是科幻电影大师,同时也是拍摄纪实风格影片的大师。从早期的《太阳帝国》、到晚近的《拯救大兵雷恩》,在情节的真实性方面,斯皮尔伯格达到了电影界的巅峰水平。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实际上体现着科幻艺术的内在规律:用写实的手法表现超现实情节。

八十年代另一部值得称道的科幻片是《回到未来》。主人公自八十年代回到五十年代,遇到自己尚未相识的父母,由此展开一系列喜剧情节。这是一部传统的时代旅行题材作品,但在斯皮尔伯格的监制之下,成为一部展示代际文化变迁的作品。影片中,主人公向年轻时的父母和他们的同学弹奏摇滚乐,然后向目瞪口呆的观众们说,将来你们会听懂的。这句台词里面包含着对代际文化冲突的展示。

好莱坞向来盛产电影的续集,特别是一些高票房收入的影片,如《异形》系列和《蝙蝠侠》,这两部片子的票房都很高,而且一连都是四集,异形和人,谁是真正的异形,其实险恶的人心比表面上凶残的异形更可怕,而且这两部片子的视觉特级都很棒,特别是异形系列,可以感受到导演詹姆斯.卡麦隆和大卫.芬奇的不同风格。

在表现人性受到机械文化侵蚀这个主题上,《机械战警》一片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影片中,一名警员在执行任务时身负重伤,大部分身体机能已经停止。科学家们将他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少部分存活机体分离出来,配以机械肢体,于是他成为刀枪不入,威力强大的《机械战警》。但是影片最重要的情节,是机械战警从深埋的记忆中找回“自己的前世"的过程。这个在法律上已经死亡的人,逐渐恢复了人的情感与道德观。于是在观众看来,他主要不是一个威力无穷的角色,而是一个颇值得同情的人。比如主人公因为失去了人类的身体,只能远远地关注自己妻子。观众莫不为之感动。

1990年,《全面回忆》与观众见面。在片中,人类已经可以为自己植入各种记忆。一个助纣为虐的间谍为了打入反叛者内部,将全新的记忆植入自己的头脑,使自己成为一个新人,并最终受到反叛者的信任。就在反叛者即将被扫荡的时候,新的自我却反叛了旧的自我,站到受害者一边推翻了火星独裁者的统治。这部影片除了浩大的场面外,对人的个性本质的描述也令人无法忘怀。

《终结者》可是说是我目前看过的最好的一部科幻题材的电影,电影中特别是续集中的电脑特技水平开创了进入九十年代的特技新水平,我们惊叹液体机器人的变形及其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这一点上,无疑是我们人类所钦佩的和没有的,在影片中,导演极力赋予机器人所谓的人性,教他们如何更好的生活和相处,在这一点上大大地丰富了影片中僵硬的硬碰硬的机器人之间的对抗,深化了影片的主题。

1995年,在当时创下世界电影成本纪录的《水世界》以票房惨败而收场,但那却是一部艺术上极为出色的影片。影片描写了在被水淹没的世界上,一群群蒙昧状态的人寻找"干土"的过程。其间当然不乏追逐打斗的场面。但是,影片对原始状态生活环境的描绘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仅是背景,甚至演员的言行举止间也剔除了"文化"的痕迹。粗犷和蛮荒的风格贯穿影片始终。

要艺术还是要视觉奇迹,往往也是科幻片编导需要调和的两个动力。毕竟许多观众看科幻片,为的就是欣赏其中的视觉奇迹。在《彗星撞地球》一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两种动力的调和。全片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没有多少特技画面,一直是用现实主义手法,讲述大灾难前人类社会的各种反应,让灾难成为试验,激发出个人在平时难以表现的内心世界。情节和人物塑造都臻上乘。在结尾处,编导还是制造了前所未有的银幕奇观:几百英尺高的海浪冲上大陆,灌满内地的山川平原。没有结尾几分钟的镜头,《彗星撞地球》算不上是一部科幻片。而没有前面的大部分情节,《彗星撞地球》也算不上一部有艺术水准的科幻片。相比之下,同题材的《世界末日》被制作成惊险样式的影片,自始至终地保持着快节奏。

1999年出现的《黑客帝国》给二十世纪的科幻电影留下了一个出色的结尾。这部获得奥斯卡多种奖项的影片除了惊人的数码特技外,其思想内涵也是高超的。异化这个主题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达到令人不寒而栗的程度。影片结尾处,世界在主人公的眼里还原为流动的数字,带给观众的是深厚的宗教般的开悟体验。

科幻电影之所以在美国开辟了高科技时代,并不单单是美国的技术优势和金钱使然。对电影真实性的追求应该是更重要的动力。让观众把奇迹当作奇迹,和让观众把奇迹当成现实的东西来接受,这是从低到高两种层次的电影表现手法。在银幕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有什么是不可信的。这应该说是整个电影的艺术追求,当然也是科幻电影这个片种的艺术追求。美国科幻片的编导们持之以恒地力求将"不可能"变为"很可信",这才是那些眼花缭乱的特技技术得以发明出来的动力所在。

科幻电影的高科技时代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科幻电影代替了科幻图书,成为科幻艺术的主流媒体。直观的科幻电影配上简单的字幕,可以迅速流传到世界各地,为不同文化的人们所欣赏。现在我们走进街边任何一家音像制品商店,都能很方便地找到这个时代的美国著名科幻电影的光盘。如果哪家商店没有这方面的存货,会被认为是品种不全。

其次,自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世界各国均有科幻电影佳作产生的局面,被美国科幻电影一统天下所取代。整整二十年间,世界其它地方能达到美国科幻片水准的欧洲电影作品只有法国吕克?贝松导演的《第五元素》。

对于大量观看科幻电影的爱好者来讲,这种局面也带来一种枯燥感。因为美国科幻电影毕竟有它自己的风格。只接触一种风格的科幻片,慢慢就会觉得乏味。

世纪末另一部影片也体现了科幻电影的艺术水准,那就是《入侵脑细胞》。影片中的变态杀手将受害女子囚禁在地下室的水箱里,漫漫地放水将她杀死。当警方抓到杀手时,他已经因为发病而永远昏迷。警方请心理学家运用先进技术,进入杀手的梦境,寻找受害人被囚禁的地点。这部电影的意识流色彩非常强烈。但更令人称奇的是,意识流本来以非理性为逻辑出发点,而这部过半时间由意识流画面组成的影片,出发点却是非常理性的科学技术。这也是科幻艺术特殊表现力的体现。

对《黑客帝国》的一些疑问(黑迷进)

排除第三个问题(一楼回答很好,不用赘述)

其他三个问题包括补充的提问我放在一起说了:

首先,不知道LZ知不知道一个解释:锡安也是机器人世界制造出的幻觉,片中用绿蓝两种颜色的数据流来分别了,那么我们首先在这个前提上讨论你的几个问题:1.容易理解,因为还在虚拟程序中,尼奥的实力在对抗乌贼时升级,起初他的能力只能凌驾Matrix层面,现在可以凌驾两个层面即Zian层面,这才是他与其他the one的最大区别。

2、4和补充问题:回答这些问题也有另一个前提:不知道LZ想没想过,先知为什么要帮助人类,以及她真的是在帮助人类吗?作为机器世界的一段程序,先知一反常态如果没有合理解释可能吗?当然不可能。那么答案很明显她的动机还是为了机器世界。在解释这个之前,我们来明确下电影中人物所代表的深层角色:建筑师是统治者,他决定世界的走向,维持世界的和平。墨菲斯等人是意图颠覆世界建立新秩序的革命派。法国佬等人代表失势的守旧贵族派,但还是颇有实力底蕴的,而且我觉得他在之前很可能也是革命派,他妻子就说过他很久以前像尼奥,只是后来跟统治者苟合堕落了。最后,先知呢?是改革派,建筑师用救世主的谎言一次次让收集Matrix系统BUG的the one来到主机为Matrix系统打上补丁,并重启Zian系统(就是那个几个男的十几个女的重建Zian),而先知,这个激进的改革派,她想让整个Matrix系统重装完成最大限度的升级。而这是一个完全确定的前提,或者说结论,所以先知引导尼奥,为了完成对Matrix彻底革新(补充问题)。所以,为了达到目的,先知不惜以自己作赌注,建筑师最后也说她的游戏很危险(问题4)。所以,系统已经完成重装的升级,以后什么情况不好说(问题2)。

然后,说回来,推翻第一个前提,即Zian不是机器世界的虚拟系统,(不好意思这两天生病)那么尼奥一样是超越两个层面,那他不是黑客帝国最高生命体了?我觉得差不多了,但是他还是要和机器世界妥协。本人哲学功底不够,听说这里有一个多层面理论可以解释,我不大懂不过我用科学的维面理论解释觉得也差不多,尼奥等级高不代表他就无敌,所以还要和机器世界妥协。其实解释楼主的问题跟前面差不多,不一样的是如果Zian不是机器世界的虚拟系统,那尼奥的斗争可以说是真正胜利了,那么第二个前提岂不是站不住脚了?我觉得不是,先知的出发点在于升级Matrix系统这没有疑问,让人类自由选择是她在之前改造Matrix就已经在实行的了,那么让这种选择最大化到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真实与虚幻也许是她认为的对Matrix的最大化升级。尼奥知道了,他与先知各取所需。

其实我觉得沃卓斯基兄弟(现在应该是姐弟了)的意图应该倾向于前一种,但是真正伟大的作品不正是让后人作出比作者更为深刻的解读吗,伟大作品的意义在于提问与启迪。我们的导演总是在讨论未来可能出现的人类对待机器智能的问题,而沃卓斯基提出的是在机器智能主导的文明中怎样对待人类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The Matrix》真是一部艺术性与思想性都极为出色的影视作品。

黑客帝国涉及到哪些哲学和科学问题

“一千个人看,就有一千个黑客帝国。”

每天早上醒来,

镜子里那睡眼惺松的人真的是你吗?

你是否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

你所知道的事实是真实的吗?

一切的一切都将慢慢揭晓......

A 爱丽丝漫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1860年,在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充满想象力的笔触下,好奇的爱丽丝在追逐兔子的过程中,悠然掉入一个曼妙神奇的梦幻世界。1999年,在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国》中,怀疑世界出了问题的Neo则追随一个有小白兔文身的性感女郎来到地下Rave Party,从此而一发不可收拾,走入真实的荒漠。

B 鲍德里亚(Baudrillard)

在第一集中,一个计算机朋克带着他的小白兔女友来尼奥家做交易,尼奥从一本掏空的书中拿出一碟非法软件——注意,那本掏空的书就是鲍德里亚的名著《仿像与模拟》。这是我们第一次有据可查地看到鲍德里亚对《黑客帝国》的影响。而莫菲斯的那句著名台词“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则直接出自书中第一章第一页的第二段。

让•鲍德里亚,法国思想家,也是旗帜最为鲜明,著作最为晦涩的后现代“超级”理论家。80年代以来,其作品被广泛翻译到英语世界,旋迅速确立其“后现在理论精神导师”之地位。与福柯和德勒兹相比,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当代艺术,社会形态及转型等方面的研究和思考无疑更加深入和富于启发性,类象社会就是他提出来的。他的理论对图像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对摄影更不无启发。请看这些名言:“打倒所有坚信有一个真实世界的这种假定”“在一个完全本末倒置的世界上,正确只是错误的一次行动”“超过了某一确定的时刻,历史就不再是真实的了,不知不觉之间,全人类已将真实抛在身后。从那个时刻起,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不再是真实的了......”“今天,整个制度都在不确定性中摇摆,一切现实都被符号模拟的超现实所吞噬。如今控制社会生活的不再是现实原则,而是模拟现实。目的性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是由种种模型塑造出来的。”

C 赛伯朋克(Cyberpunk,电脑朋客)

赛伯朋克/赛伯空间一词源于科幻小说家William Gibson一篇关于神经计算机网络的小说《神经漫游者》(在下文N中详述),在这篇引起巨大轰动的小说中,Gibson首先发明了赛伯空间(cyberspace)这个术语:“赛伯空间,一个被数亿操作员每天经验着的交感性想像......一个来自于人文体系中每一台电脑的数据吸引力的图式化表现。一个不可思议的复杂构成。”赛伯圈内的代表作家除Gibson外,还有Bruce Sterling等一批80年代的硬科幻小说作家。

Cyberpunk的信条是:信息自由,实践,分散和领先。信息需要并且应该对所有人开放,为所有人利用/控制。Cyberpunk还是一种看世界的方式,他们沉溺于高科技工具并鄙视人们以传统方式使用它们。Cyberpuck是无政府主义者,他们是永远的反权威者,是埋植在文化中的意识形态的炸弹。

纵观Cyberpunk的历史,普罗米修斯是守旧的西方世界的Cyberpuck模范。其后是古代墨西哥阿兹特克人信封的羽蛇神Quetzalcoatl,之后是自由职业者、疯子......直到《黑客帝国》里的黑客们。

D 笛卡儿(Descartes)

欧洲近代哲学创始人之一。伟大的科学哲学家笛卡儿曾试图为科学建立起一套坚固的方法论基础,他的巨著《沉思录》其实就是“对第一哲学的冥思”。笛卡儿着重思维的精密性,不信赖感性经验,认为只有理性思维才可靠。他从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出发,扫除自己的成见,要寻求一个最可靠的命题作为起点,然后进行推论。笛卡儿进一步深入到数学领域,但他发现甚至连数学也不能相信,万一那后面有一个“恶毒的魔鬼”在操纵,在扰乱他的头脑呢?他发现,最可靠的事实就是:他自己在怀疑;因此,心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而身的存在则须推论出来。于是有了那句名言:“我思故我在。(汤勺并不存在)”

他认为观念的起源有两种,一是来自感性经验,一是天赋的观念。他对天赋观念更重视,他认为自我、上帝、时间、空间、完善、无限、几何公理之类的观念都只有是天赋的(显然,关于存在/真理的不懈探求也是黑客们的天赋观念)。

笛卡儿还提出了著名的身心交感论,即物质的身和非物质的心能够互相影响。

记得《黑客》中Neo的疑虑吗?“如果我死在那里怎么办?”“灵魂死去,身体也将不复存在。”

E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

现在,假设拿到红色药丸和蓝色药丸的不是Neo,而是让•保罗•萨特、阿尔伯特•加缪、马丁•海德格尔,那么他们会如何选择呢?很显然,这三位存在主义大师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matrix,进入真实的荒漠。也许那里令人痛苦,但毕竟还原了存在的真实。

按萨特的观点,唤醒前的Neo只是en-soi(一种自足的存在,比如桌子),唤醒之后,才成为pour-soi(特指自我意识的存在,即人),能够为自己的选择和存在负责的“人”。

存在主义追求绝对自由,终极解放,自由选择。呈现疏离与荒谬,控诉/反叛一切传统习惯,只有对一切尘世存在的悲惨、无意义彻底确信,才有可能透视出一种从废墟中升起的通向拯救王国的远景。而幻灭、荒谬、无望、虚无的“废墟”感,就是一种赎罪的过程,恰如“弥赛亚”来临之前的阵痛。上帝存在与否并不是真正的问题,人所需要的是去重新发现自己。所谓“存在先于本质”,意思就是人首先存在着,在这个世界上遭受各种波折,而后才能界定他自己——这简直就是Neo的觉醒经历。

F 恋物癖(Fetishism)

在《黑客帝国》衍生的众多“主义”中,恋物癖这一传统的性偏移病症也进一步演变为消费性的数码恋物——尤其是当超媒体取代超文本,虚拟现实取代传统空间之际,在影片中也足以发掘出很多乐趣。尤其是那令人无限着迷的子弹时间:在某样物体,某个部位,或某种动作上,长时间/多角度的滞留和留恋。这正应了弗洛伊德的恋物癖概念:恋物的对象其实不是商品,而是主体的不愿移动。

G 诺斯替教(Gnoticism)

初期基督教的一派,尊重某种灵的直觉,含有西亚,东亚哲学,曾被视为邪教。诺斯底的世界观是“二元论”的;宇宙有两个神,一善一恶。至高的神创造了一连串的灵体,都是神性的放射。宇宙是由一位较低级的“造物主”造的。物质是邪恶的;灵魂得从肉体中解脱,须有使者从众光国度差到世间来(基督)。基督可能是天使,是幻影的灵体;也可能是凡人,暂时获得更高的力量。人要得救必须领受秘密仪式,而得到更高的“知识”。伦理方面有人主张苦修,但也有人认为肉体上的行为不影响救恩,所以不禁止情欲,过着放荡的生活。

H 享乐主义(Hedonism)

《黑客》第一集中的Cypher是典型的享乐主义者,为求感官满足而背叛了黑客组织(与特工Smith在虚拟餐厅的对话)。

早在苏格拉底/伊壁鸠鲁的时代,人生的“唯乐原则”即得到了哲学上的确立;快乐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也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即使某人,某一群体在特定时间内对这一原则有主动或被动的背离,那目的仍是追求终极的快乐。故追求快乐和躲避痛苦,乃人生之两大规定动作,不用教,不证自明。少有人会在学理上主张的“享乐主义”,如今却随着消费主义攻占了我们生活的大片领域。结合着新科技成果出现的科技享乐即使当前消费文化的流行趋势。

其实,我们每日浸淫其中的网络,又何尝不是Cypher梦寐以求的牛排?

I 完美形象(Ideal Forms/洞穴寓言)

在柏拉图看来,完美形象Ideal Forms才是现实的最高层次。经验现实最不可靠。

关于完美形象(理想形态),柏拉图有个著名的“洞穴”寓言。在这则寓言中,柏拉图有一个著名的“洞穴”寓言。在这则寓言中,柏拉图假设有一群人“居住在一个洞穴中,有一条长长的甬道通向外面,它跟洞穴内部一样宽。他们从孩提时代就在这里,双腿和脖子皆被锁住,所以是在同一地点。因为被锁住也不能回头,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跟他们隔有一段距离的后上方,有一堆火在燃烧。在火和囚徒之间,有一条高过两者的路,沿着这条路建有一道矮墙,就像演木偶戏的面前横着的那条幕布”。外面沿墙走过的人们“带着各种各样高过墙头的工具,用木头,石头及各类材料制成的动物或人的雕像,扛东西的人有的在说话,而有的沉默着。”“由于他们(洞穴人)终生不能行动或回头,因此外部世界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影子,便成为他们所能看到的唯一的真实。当路过的人们谈话时,洞穴里的人们会误以为声音正是从他们面前移动的阴影发出的。”被囚禁的人完全被剥夺了任何自由的可能,他们只能面对空荡的石壁,壁上的影子是他们可能拥有的惟一的世界,而这个幻想的功能就使他们不再有能力指认真实。

而生活在matrix中的人类电池,其实就是洞穴寓言的未来翻版。进一步说,观看《黑客帝国》的观众本身,何尝不是又一群洞穴里的囚徒?

J 基督(Jesus)

这个寓意再明显不过了。首先,尼奥的名字Neo,是英文One(救世主)的倒拼,同时意味着“新”,他在matrix的“机器豆荚”中苏醒,在Nebuchadnezzar(来自圣经,尼布加尼撒二世,古巴比伦国王,曾攻占耶路撒冷,建空中花园)船上受洗。在第一集中,Neo先是死去,而后被崔尼蒂(Trinity;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一吻唤醒。弥赛亚式的复国救主象征充斥全片。

K 康德(Kant)

其实这个字头更应该先给"Kung Fu"——中国功夫

如果同样做一次红蓝药丸的选择,康德的出发点将于存在主义巨擎不同——不是进入真实的荒漠,而是进行一次道德选择,追求“至善”(the Highest Good)。

康德的自我意识理论是欧洲思想史上最具影响的理论,并不可逆转地确定了欧洲思想发展道路:它首先是唯心主义思想家,比如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体系得以建立的动力。在他的批判系统中,贯穿着一个恢宏的主体性原则,那就是主体能动性是构成科学知识论的根本条件。他提倡分析批判的哲学方法,明辨知识与信念,崇尚自由自律的道德良心,促进大同世界的理想。其著作中最富有启发性的是《纯粹理论批判》,书中,康德将上帝存在的需求安设于道德领域,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无法证明上帝存在,但这个“至高至善”是一切道德伦理之基础。这种侧面迂回的自我确证有些像墨菲斯Morpheus的执意信仰——Neo必须成为救世主,否则一切将没有意义。

名言:“每一个个别经验不过是经验领域内的全部范围的一部;而全部可能经验的绝对的整体本身并不是一个经验。”

L 拉康(Lacan)

雅克•拉康是自笛卡儿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他也是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

在考察主体形式的时候,拉康提出了著名的“镜像阶段”理论。拉康认为,六至十八个月的儿童利用反映于镜子之中的身份确认自己的形象。这使他逐渐摆脱了“支离破碎的身体”而获得自己身份的基本统一性。镜像阶段之前,儿童仅仅将自己的身体视为一堆破碎的物体,他甚至对于这个不完整的身体怀有恐惧。这时的儿童无法通过自我感知——例如时间感,空间感,运动等等——认识身体的完整性,只有外在于自身的镜像才能为主体提供一个结构性的整体。当然,许多时候,拉康所说的镜像仅仅是一种象征物——一种外在于主体同时又给予主体定位的象征物。

“镜像阶段”的意义就在于清晰的界定自我。请同学们参考黑客第一集中Neo伸手触摸镜子粘起金属液体的段落(他在镜子中看到扭曲变形的自我),第二集中特工Smith终于摆脱matrix的控制成为真正独立的个体也是“镜像阶段”的作用。

M 马克思(Marx)

也许,《黑客2》中墨菲斯Morpheus(英文名是希腊神话中的睡梦之神。掌管梦境,利用喝下不同的水来区分梦境与现实,与电影中红,蓝药丸有异曲同工之妙)应该参考一下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而在现代,则有了Matrix和人类电池。我们这个时代,Matrix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Matrix和人类斗士。锡安城Zion的人类叛军,他们是地球的自由卫士,革命的主力军,也是颠覆matrix等级秩序的幽灵。

N 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

从1984年开始,一位名不见传的美国作家Willian Gibson连续发表了三部内容相当诡异、场景和情节相互连贯的长篇小说。这三部作品分别是《神经漫游者》1984、《计零》1986和《蒙娜•丽萨超速档》1988。这三部作品一下子在久已无声的科幻世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Gibson的三部小说有时被称为“矩阵三部曲”,有时又被称为“漫生三部曲”。这是一套从构思到风格都非常奇特的作品。故事讲述一群“电脑牛仔”如何使自己与计算机网络相互连通、并放弃躯体进入赛伯空间(Cyberspace)去进行奇妙的探险。小说中的世界阴冷昏暗,经济和政治生活都由日本式的大型垄断财团控制,公司的概念取代了国家的概念,只有服从公司,发誓效忠,才能得到生活的保障,而不服从某个公司,希望离开它,就意味着你已背叛。《神经漫游者》一书不但创造了Cyberspace和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两个字,也引发了cyberpunk(赛伯朋克)大潮,大肆冲击主流文化。

另外还要提一提美国数学家Nobert Wiener,在他的著作《人有人的用处》中的第五章,他详细论证了有机体是消息的观点。虽然Wiener自己也认为这一章有点像“科幻小说”,但他还是认为,实物传送和消息传送之间的界限并非是永远不可逾越的。他认为有机体,包括人在内,都是一些模式,而这些模式就是消息,可以被传送的消息。

O 先知(Oracle)

在希腊中部靠近帕拿苏斯山的特尔斐城,坐落着著名的阿波罗先知所在地——阿波罗神殿。其年代至少可追溯到公元17世纪,神殿入口处写着“认识你自己”。在《黑客帝国》中,同样有一位先知登场,而且家门口也刻着同样的标记(只不过是拉丁文)。

在影片中,祖母般慈祥的先知给Neo烘制了可口的小饼(cookies),而在电脑应用中,cookies是从网站传送到用户浏览器并保存在硬盘中具有识别功能的少量资料,其实是一种跟踪机制,它意味着自动记忆功能,可以让再次访问某网址的计算机用户读取上次留下的数据。这和Neo拜访先知实在是有着玄而又玄的联系。

P 菲利普•K•迪克(Philip k.Dick)

伟大的科幻小说作家,其作品一直探讨人的定义和真假二元对立的问题,被无数次地搬上银幕。尽管他一生惨淡,备受恐怖症与抑郁症的折磨,吸毒,婚姻破裂,英年早逝,但他创造出了一个科幻界的奇迹。迪克的作品将科幻与神秘主义,自身体验,纯科学和低俗戏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狂野诡秘的独特氛围。在简约的风格和标准的科幻手法之下,呈现的是一个更深层的世界——那里有极度的情感经验、纯哲学式的思考和不时涌现的惊人观点。如同卡夫卡一样,迪克的名字成为描述某种流传深远的文学观的专有名词。他的作品将科幻与“技术至上”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结合在一起,被看成“美国的博尔赫斯”。

可以说整个“赛伯朋克运动”及其诸多衍生的分支均受到迪克的影响。迪克式的主题如政治狂想、星际阴谋以及因为吸食毒品和意志被控所产生的虚拟现实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主题之一。1982年的经典科幻片《银翼杀手》就改编自他的短篇小说《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另外还有如《全面回忆》、《少数派报告》、《记忆裂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我的好莱坞30年十大经典科幻片cherrystar原创),据说未来更有三部根据他小说改编的影片将要投入拍摄,让我们拭目以待。

Q 奎因(Quine)

Willard van Orman Quine,美国哲学家、逻辑家,“逻辑实用主义”或“实用主义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

在他看来,本体论问题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存在什么”的问题。而对“存在什么”的表述问题又可分为两种:一个是何物实际存在的问题,即本体论的事实问题:另一个是语言使用中何物存在的问题,即本体论的“承诺”问题。在Quine看来,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对“存在什么”的一种表述。

Quine还在他的《真之追求》中对排中律做了详尽的质疑分析。排中律的通行解释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可能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不能对同一对象既不肯定,又不否定”。这就是说,排中律要求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必须一真一假,不能都不真不假。也许用此可以排除我们对《黑客》无限套层的虚无世界观的困扰。

R 真实(Real)

可以说,《黑客帝国》的核心问题就是Quine的本质论质问:“What is there”(存在是什么)。真实,到底是存在主义声称的客观体验,还是仅仅是我们与外界互动产生的感官反应?如Morpheus所说:“什么才是真?你怎么定义真?如果你说的是气味,视觉,那么所谓的真不过是一连串大脑翻译的电脉冲。”

S 苏格拉底(Socrates)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哲学路线的创造者。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知道自己无知。他说,他听到神谕说他是人间最聪明的人,可是他感到自己并不聪明,于是就到处找有知识的人谈话,想推翻神谕。结果他发现这些所谓有知识的人并没有知识,并不聪明,又进而发现他自己的聪明之所在于他认识到自己的无知。遂以自己的无知而自豪,并认为人人都应承认自己的无知(Neo也接受了这样的测试)。

在讨论知识和伦理道德问题时,苏格拉底惯于采用问答法,双方一问一答,通过揭露对方回答中首尾不一致的地方进行诘难,使对方陷入矛盾,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而导致真理。他把这种方法称之为“接生术”,其实是一种归纳法。苏格拉底的辩论术和传道热情颇像孔子,《黑客》中的Morpheus也扮演了这样一位精神导师的角色,他孜孜不倦、坚定不移地说服Neo相信自己是救世主。

T 三位一体(Trinitarianism)

崔尼蒂的名字Trinity,即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合一。

以“三”记录的最神圣的思想,莫过于三位一体。好多宗教都有三位一体说,天主教和基督教的说法是:天主圣三,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一体三位。天主的本性是爱,天主父是此绝对爱的自我给予;天主子是此绝对爱的自我接受与答复:圣灵则是此绝对之爱的自我合一。佛教有所谓三宝:佛、法、僧。道教有所谓玄、元、始三气,和由原始天尊化身而成的三清。此外许多原始的宗教如伊朗鲁亚宗教、希腊宗教、罗马宗教中,都有所谓的“三联神”,即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三位高级神灵。儒家不是真正意义的宗教,但它在谈到宇宙原始的时候,也认为“太极元气”,是“函三为一”的。

U 乌托邦(Utopia)

在1975年的著作《Ignorance》中,哲学家彼得•安格把笛卡儿操纵经验的“恶毒魔鬼”概念进一步发展,创造了“邪恶科学家”的形象。这位邪恶科学家利用电磁脉冲刺激人脑,让试验者失去自由意识,随他所想。

1981年,在一本叫做《理性,真理和历史》的书中,Hilary Putnam更进一步引述了哲学家们关于“缸中之脑”的设想:“一个人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接连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一个人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接连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有关这个假设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而在物转化成为物的形象/影像,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并大规模进入日常生活的今天,我们似乎不得不将这个噩梦般的故事视为启示和预言。人不是“缸中之脑”,但是他最终将成为“缸中之脑”:“信息高速公路一旦完成,人类的栅格化生存将彻底实现。”

另外还要一提的是Robert Nozick,此君可称得上是哈佛大学的“镇校之宝”。一生出了七本书,但最广人知、影响最大、极可能令其在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留名的,无疑是1974年出版的第一本书《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Nozick在书中提出,只有一个政府极少干预的、功能上最弱的国家,才是一个最公正及值得追求的政治组织。这样的国家,其功能及权利只限于防止暴力、盗窃、欺诈以及确保契约的执行。除此之外,政府应绝对尊重人们的选择自由及私有产权,不应因平等或福利等其他价值,进行任何的财富再分配。基本上,Matrix就在为人类电池担负着这样的乌托邦功能。书中他还描绘 了这样一幅景象:人体漂浮在巨大容器的营养液中,由一台“体验机”为我们提供刺激。就像《黑客帝国》提出的问题一样:如果机器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切快感,那么,你愿意想Cypher一样选择梦境吗?Nozick的回到是“不”,因为那样就会抹杀一切可能的赋予存在以意义的行动。在“体验机”中,我们只是“不确定的斑点”。

V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整个电脑发展的历史,就是电脑从具有人的单一的能力(计算能力)的机器发展到具有人的多种机能(如语言能力),继而几乎具有人的所有机能的“类人机器”(可以想一想“类人猿”的概念),在这个时候,人感觉到自己并不是在与电脑这种机器打交道,而是在于“现实”打交道。这是一部“创世纪”——人不仅创造了类似于他的“人”(就像上帝当初仿照他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而且创造一个类似于他所在现实的“第二现实”。

一方面,人生存、体验于现实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无疑是一个被比特大大改变了的世界(即比特化了的)原子世界(现实)之中。另一方面,人可以进入一个纯粹由比特构成的第二现实之中,获得一种人类以前从未有过的生存体验。每一个人都可以如同古代神话中的神灵,自由地往来于“天上”与“人间”的两重现实之中。这个第二现实,就是所谓的“虚拟现实”,有时也被称为“人工现实”、“人工世界”、“虚拟世界”、“虚拟状态”、“赛伯空间的视觉形式”。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克服现实世界(原子世界)的束缚,获得一种没有“种”的拖累,自由自在地飞升到一个理想世界的愿望,自古以来都有一种对某个未知、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想象性地占有。这种欲望和想象在个人身上表现为梦(睡梦和白日梦),在集体(民族)身上表现为神话、宗教。而虚拟现实使人最终能以技术的方式实现这种欲望和想象(引自孤独的狂欢)。整个《黑客帝国》的世界,可以说就是一场超大型的virtual game。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黑客平台在线接单_免费黑客平台的网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heikexuexi.com/22883.html

分享给朋友:

“黑客帝国出发点(黑客帝国计划)” 的相关文章

感恩节写给朋友的信

感恩节写给朋友的信

                                                                                               你懦弱,近圆的同伙 ,可能 曾经 过去很多 土地, 感仇节写给同伙 怀疑是最专注的 ,因为 听到你的新闻很长一...

一封简短的感谢信

一封简短的感谢信

敬爱的爱口人士,年夜 野孬!昨天尔带着一启简欠的感激 疑去感激 一高年夜 野 对于咱们的存眷 。比来 ,社会爱口人士为咱们系的贫苦 教熟提求了经济 赞助。正在此,土木匠 程系全部 师熟 对于你的大方 战忘我 奉献表现 真挚 的感激 战感谢 。感激 你正在咱们的教熟碰到 经济坚苦 时屈没 赞助之脚。咱...

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平安 是每个野庭都邑 提到的一个话题,所以昨天就给大年夜 野看看之前整改过的 平安 学育口吃领会 范文,愿望...

毕业论文的格式

毕业论文的格式

                                                                                               在毕业 季节到来的时候,很多 教熟都在担心自己写的 毕业论文。很多 教熟的第一篇论文都是 毕业 论文,所以 对...

自我介绍小学生(人生)

自我介绍小学生(人生)

小教熟已经上教的时刻 便会作自身 的毛遂自荐 。其真应对 小教的教熟去讲,她们最怒悲作毛遂自荐 了,因为 经过全过程 毛遂自荐 否以背别人 推荐 自身 ,还可以战别人 变成同犯 ,灵巧 的推远互相 中间的感情 。现如今 那面给大 野带去的就是无有关小教熟的毛遂自荐 ,心愿 否以 针对大 野可以也许...

商业计划书模板

商业计划书模板

贸易 打算 书籍是私司,企业或是者是项目模块 为了更好地抵达 外烧股权融资战其他发展 的目地 ,根据 必定 的布局 战內容 要求,整治 了一种背蒙寡全面 呈现 私司战项目情况 ,未来 发展 劲头的一种书里材料 。贸易 打算 书主次包括 了企业筹集资金,股权融资,企业谋略 计划方案战执止等通通 经营健...

评论列表

可难十雾
2年前 (2022-05-30)

统给的权限。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这个世界叫作source世界,它是所有真实世界中机器智能程序 生活的世界,也是zion所处的世界 有些人到现在还在说source世界是真实世界,真是佩服这些人,真不知道他们是怎 么想的。其实在电影中已经有太多的地方,在暗示它依然是电脑网络中的电磁活动的世

假欢绮筵
2年前 (2022-05-29)

破坏了真实的机器世界,矩阵只是这个网络中一个相对封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所 有源代码和管理程序设计程序实际也都生活在zion所处的这个世界中,所以oracle把zion 所处的这个世界称之为the source。所以从本质上讲这个世界对机

断渊雾月
2年前 (2022-05-29)

纯粹由比特构成的第二现实之中,获得一种人类以前从未有过的生存体验。每一个人都可以如同古代神话中的神灵,自由地往来于“天上”与“人间”的两重现实之中。这个第二现实,就是所谓的“虚拟现实”,有时也被称为“人工现实”、“人工世界”、“虚拟

森槿橘欢
2年前 (2022-05-29)

他的著作《人有人的用处》中的第五章,他详细论证了有机体是消息的观点。虽然Wiener自己也认为这一章有点像“科幻小说”,但他还是认为,实物传送和消息传送之间的界限并非是永远不可逾越的。他认为有机体,包括人在内,都是一些模

性许鸢旧
2年前 (2022-05-29)

际上是oracle制造的一个失败的实验品,确切点说ora cle曾经在矩阵中试图仿造人类的特点制造一个自由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程序,但她失败了 ,结果merovingian这个失败的实验品程序被限制起来,一方面他对oracle心怀怨恨,另 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接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